立夏时节,中医师:注重养心和顾护阳气

当下已进入立夏节气,经过春季阳气的萌芽、生长,进入立夏则代表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此时阳气逐渐充盛,并继续呈现出向外、向上发展的趋势。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传统疗法门诊主治中医师陈家乐介绍,该时节对人体而言,阳气逐渐旺盛、浮于体表,人们在精神上容易兴奋,活力增加,生活上容易晚睡、熬夜、宵夜加餐,饮食作息都不规律,如不加以注意、调整,很容易损伤阳气、损耗阴液,影响健康。

《黄帝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原则。因此夏季养生的原则就在于养心,并注意顾护阳气。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是养阳的好时节,宜注重心脏的调护和心情的调节。

生活:早起午憩、清心宁神

戒怒戒躁、情志开怀:会养心者,才能长生。明代《养生四要》曰:“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也不殆。”立夏后人们常容易烦躁不安,此时切忌大喜大怒,要做到“戒怒戒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

早起午憩、清心宁神: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养好心血。不过,“夜卧”并非熬夜,而是晚上10点左右上床,争取11点子时入睡。而“早起”也应在保持八小时充足睡眠的基础上,以免损耗了阳气。中午11时到下午1时的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所以午时也应睡觉,不过可以小憩为主,半个小时即可。

运动:静功为主运动方式,适当配合拉伸经络

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出的建议是“无厌于日”,意思是不要“厌恶”阳光,要顺应阳气向上、向外的运动趋势,多与阳光接触,增加户外活动,不能为了“美丽”过度防晒。

如长期呆在空调房不外出,这与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规律相违背,不利于健康。游泳、慢跑、太极、八段锦、易筋经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选择。当然一向容易出汗、动辄气喘的体虚之人及老年人,可以站桩功、内养功、坐禅等静功为主要运动方式,适当配合导引拉伸经络,疏达气血即可。

食疗:荷豆陈皮麻鸭汤

主要食材:麻鸭100克,鲜藕30克,火腿20克。

食药物质:鲜荷叶5克,白扁豆5克,陈皮5克。

制作方法:麻鸭切块后用开水烫煮捞起备用,鲜藕去外皮,切成滚刀块。火腿焯水备用。鲜荷叶洗净,切成方形,用开水焯过迅速入冰水浸泡。白扁豆洗净,开水浸泡至软。陈皮浸软切丝。在沙罐内加清水烧开,加入鸭块、藕、火腿、荷叶、白扁豆、陈皮、姜片等食材,烧开后加入酱油、白胡椒粉、白酒、盐等调料,去浮沬,改小火,炖60分钟至鸭肉脱骨后出锅。

功效: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健脾利湿,行气和胃

点评:《本草纲目》说荷叶“生发元气,裨助脾胃”,很多的古籍记录它有养益脾胃之功,“枳实、白术为末,荷叶裹烧饭,并可升清降浊、健脾”可用于脾胃虚弱的人养生。白扁豆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中,名“藊豆”。白扁豆味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有:“陈皮者,辛夷、陈皮之和也。主胸中瘕、逆气、利水谷、下气。陈皮者,下膈,去痰水,止翻胃,消咳,水肿,久服益意思。”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陈皮的药效,包括调理气机、消食化积、止咳化痰、消肿利水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