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的底气!央视聚焦莞企“转内销”故事

5月12日清晨,央视CCTV1《朝闻天下》栏目聚焦东莞,播出了“转内销观察《一家耳机企业的‘双声道’》”,讲述东莞耳机企业从依赖美国外贸大单,到积极抢抓内销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故事。央视镜头前的东莞,在东莞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平台企业的多方合力支持下,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步伐更加坚定。

 

“我们比美国的设计师更懂美国的市场”

在东莞的本土知名电商平台,一场出口转内销的专场直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品耳机成为焦点。生产企业负责人吴泽浩在一旁观看时,既期待又紧张,他表示:“我们一直在做海外市场,现在重新为中国市场研发产品,就像‘人挪活,树挪死’,换个方向试试看。”

此次直播的5款产品,均是针对内需市场精心打造。其中,首款搭载气传导定向传声技术的耳机尤为亮眼。从研发设计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制造,都紧密围绕国内消费者的需求。AI技术的植入,如面对面翻译、同声传译、会议录制等功能,让这款耳机与之前投放到美国的产品截然不同。

随着这几款耳机陆续进入国内市场,企业车间里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几百名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组装,流水线上一天能生产2000副蓝牙耳机。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耳机外贸企业,曾是美国知名音频品牌的重要供应商。每年订单量超10亿元人民币,外贸占比超95%,美国市场占比更是高达80%。然而,美国滥施关税政策,让企业遭遇冲击。但凭借全球化布局,事情迎来转机。沃尔玛主动提出承担关税,让企业继续按原价供货。吴泽浩自信地说:“不是我们怕美国不把订单给我们,而是美国怕我们不把产品卖给他们。”

企业的这份底气,源自多年的积累。一方面,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全球化布局;另一方面,历经10年海外市场的磨砺,企业已转型为全链条供应商,在供应链研发和生产等环节实力强劲。吴泽浩自豪地表示:“我们比美国的设计师更懂美国的市场。”

东莞今年将助企参加28场“粤贸全国”活动、45场市内展会

曾经,企业仅负责为美国客户生产耳机,设计研发都由美国当地团队完成。疫情期间,美国研发设计团队无法到东莞,企业的生产节奏被打乱,新品研发数量锐减。

痛定思痛,吴泽浩和团队决定主动出击。他们从个别新品试水,反复打磨,形成自主研发设计方案,并成功获得美国客户认可,拿下订单。这次经历让企业坚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心。吴泽浩意识到,生产制造利润微薄,供应链的关键在于研发设计。

随后,企业组建研发团队。凭借贴近生产线的优势,研发团队迅速掌握最新工艺技术,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和产品更新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出的产品在北美市场大获成功。

全链条的供应能力,不仅保住了外贸订单,还让企业有了打造自主品牌的想法。一年前,企业开始开拓内销市场,陆续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近期,企业各部门忙碌不已。优化内销事务部、整合研发能力、加快推出新品,同时积极对接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国内客商登门拜访,电商团队也纷至沓来。东莞市政府牵头打造的企业品牌扶持平台——“东莞优品”,推出外贸优品振兴计划,助力近300家本地企业拓展国内渠道。此次,平台团队在当地电子商务联合会的牵线搭桥下,与企业达成直播合作,从签订合同到产品上架仅用了5天。

“从我们接收到这个企业说有内销需求,说要转国内市场,要上国内平台,我们第一时间就上门拜访他们公司负责人,三天以后合同就签约了,今天是第五天,企业的产品已经上架了。”“东莞优品”相关负责人沈双表示。

此外,为支持企业转内销,东莞市政府出台一揽子政策,从开拓多元市场、提升金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30条举措。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朝东介绍:“在内销渠道建设方面,今年将组织企业参加28场‘粤贸全国’活动,举办45场市内展会,帮助企业抢抓内销订单。”

在政府、平台的托举下,吴泽浩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我们做企业跟做耳机一样,只有一个声道响不行,希望左右声道同时响起来。外贸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也期待内贸能蓬勃发展。相信在我们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下,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