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吃肉是件令人满足的事情。切片可以,切块也可以;红烧好吃,炖汤也好吃。不过,市民朋友们料理肉类的时候要警惕“猪肉刺客”!一不小心可能感染猪链球菌,可能有生命危险!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就接诊了两名感染猪链球菌的患者,其中一人进了急诊ICU。
患者一:
餐厅厨师,感染后出现脓毒血症、急性肾功能损伤
陈先生(化名)是一名厨师,平日身体健康,经常在厨房处理各种肉类食材。近日,他出现寒战,以为只是淋雨后受凉,便到当地医院治疗,后寒战稍有缓解,但很快出现四肢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并出现头晕,呈天旋地转样,体位改变时加重,伴有耳鸣、呕吐、纳差,再次到外院就诊,症状无改善。
家人见陈先生病情严重,不像普通感冒,赶紧带他到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就诊。到医院后,急诊团队根据陈先生的症状,初步判断病情不简单,为其安排了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初步检查结果提示:陈先生感染非常严重,已经出现脓毒血症、急性肾功能损伤。任柄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迅速为陈先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抗感染、补液、脏器支持等处理,经过处理,陈先生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要彻底治愈,还得揪出致命元凶。急诊团队迅速启动深度检查:血培养+NGS检测,腰椎穿刺+脑脊液NGS检测。结果指向同一个凶险的答案——猪链球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型)。
危急关头,医护人员采取了三项针对性措施,快速控制病情。强效抗感染:直击病原体核心;降颅压护脑:守护脆弱的中枢神经;补液抗炎:对抗炎症风暴,稳定生命体征。
经过救治,患者症状缓解,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二:
45岁男性呕吐、全身抽搐、昏迷,进了急诊ICU
不久后,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再次收治1例猪链球菌感染病患。
该患者为45岁中年男性,平素身体健康。最近1周出现发热、头痛,进而出现剧烈呕吐、全身抽搐、昏迷入院,情况比第一例还更严重,考虑化脓性脑膜炎。医护人员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入住急诊ICU治疗。医生在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均检测出大量的猪链球菌。
经强有力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者目前病情较入院时稳定,神志已恢复清楚,正逐渐恢复。
/知多D/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天气多发的特点。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猪链球菌感染起病隐匿,却能在数日内摧毁多个脏器。它擅长伪装成“感冒”,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畏光、听力骤降、剧烈头痛),可危及生命。
一、猪链球菌感染主要症状
患者可出现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感染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式损伤,包括:
①脑神经受损:头颈部剧烈疼痛、双眼流泪、听力断崖式下降;
②血液系统崩溃: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升高;
③肾脏告急:肾功能指标飙升;
④全身炎症风暴:炎症指标翻倍升高、肌肉关节剧痛难忍。
如果治疗不及时,最急性型多在6.5-24小时内迅速死于败血症。
二、猪链球菌感染原因
①食用未经煮熟的猪肉、猪血和猪内脏。
②在洗切加工处理猪肉时,伤口接触带有病菌的猪肉。畜主、屠宰人员和兽医的感染风险较高。
三、警惕“猪肉刺客”
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肉类食品。不要买来路不明、远低于市场价的肉类食品。
②日常生活中,生熟刀具、砧板等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切过生肉的砧板,一定要在清洗后用开水或酒精消毒。
③猪肉彻底煮熟方可食用。猪链球菌不耐高温,在日常烹煮猪肉时,只要煮熟煮透即可杀死猪链球菌。
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有外伤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发现病猪要及时通知兽医诊疗。
⑤屠宰加工人员在屠宰生猪时需佩戴手套。一旦受伤应立即处理伤口,建议先清洗消毒,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