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年中观察① | GDP增长4.8%背后,“大盘”稳,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编者按:

东莞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期中答卷”。上半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达6067.84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东莞经济稳健发展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即日起,东莞日报全媒体推出《东莞经济年中观察》,从工业基本盘、新动能和韧性三个维度,深入解析东莞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动向和趋势,呈现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为东莞高质量发展鼓与呼。敬请期待!

核心提示

上半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达6067.84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背后,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化工制造业等主导产业跑出“加速度”,工业基本盘“稳”的基础更加牢固,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是外贸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等“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力,更是东莞多维施策,多管齐下,政策效应显现的生动注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东莞这座制造业名城在2025年上半年再次展现了强大的经济韧性与发展活力,实现“半年稳”,为实现“全年好”打下良好基础。

主导产业与新动能双轮驱动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工业基本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石。上半年,东莞工业经济交出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成绩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展现出经济大市的坚实底盘。

主导产业跑出“加速度”。东莞第一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8%,化工制造业实现12.4%增长,彰显东莞制造的硬核实力,“大盘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

其中,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经过数十年积累,已形成覆盖“电子材料—核心元器件—智能终端—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条。上半年的快速增长,是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更是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深厚底蕴的展现。

新动能动力足。根据数据,上半年,东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和9.1%,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动能展现“强韧性”,“进”的动能更加强劲。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先进制造业通过融合高新技术与制造流程,推动产业升级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在松山湖,墨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则赋予机器人“仿生触觉”。“贴上我们的电子皮肤,机器人仅用手触摸就能识别出物体的基本信息。”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王鑫表示,这只机器手的每个手指头上覆盖了100个感应点,使得机器手具备了高密度且灵敏的触觉,在触碰感知方面真正达到了“仿人手”的水平。截至目前企业的“仿人手”订单量与去年相比已暴涨十倍。

东莞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其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和前瞻性布局。作为全国装备制造业重镇,东莞通过实施机器换人、应用牵引、技术转化、延链补链等举措,逐步形成涵盖本体制造、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应用等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松山湖

三驾马车共同发力

投资、消费、出口,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上半年,东莞“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开足马力、多拉快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也是东莞经济发展稳健前行的生动体现。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投资来源于一个个落地生根的大项目、好项目。

7月25日,银瓶山下,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正酣。

近年来,谢岗镇正以弗迪动力等企业为核心,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集群,弗迪动力有望成为谢岗镇首家百亿级企业。产汽车、造飞机……重大项目牵引,谢岗走出了一条产业兴镇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8.1%,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

▲位于谢岗镇的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

镇街经济版图上偏安一隅的谢岗,成为我市增长较好的镇街之一,不断刷新“存在感”,主要靠的就是新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和龙头企业拉动。

数据显示,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新动能投资较快增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0.6%、31.8%,如春笋拔节,撑起未来增长之脊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速达26%、20.1%。

外贸是东莞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面对全球贸易风云变幻,东莞以结构优化与市场多元化的“双轮驱动”,交出外贸进出口总额7492.8亿元、增速16.5%的亮眼成绩单,增速在广东省主要外贸城市中居首位,拉高同期广东省外贸整体增速2.4个百分点。

东莞外贸逆势增长得益于产业链韧性提升和政策红利释放。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正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和企业主体培育,推动外贸向更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经贸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装生产总监谢京甫说:“现在每天的产能大概在5000套,我们最高产能平均每天在8000套以上,目前所生产的产品出口的国家主要是南半球的客户。”

金鸿盛电器公司,是东莞外贸坚持“稳旧拓新”,贸易伙伴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上半年,东莞对欧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合计同比增长10.9%,稳固外贸基本盘;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对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多元化贸易格局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东莞上半年外贸成绩单的另外一个亮点,是企业坚持不懈的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攀升,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熊列华说:“我们研发生产的微型刀具,是生产电子线路板的关键设备,目前公司研制的精密微型钻针设备已迭代至第四代,全球市场份额已提升至20%。”

数据显示,上半年东莞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4%,其中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品分别增长25%、23.4%。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为东莞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莞城老街的骑楼商铺重现人潮,茶山公仔、道滘裹蒸粽等非遗产品借直播电商“出圈”;南城商圈的“首店经济”、厚街会展的“全球采买”,让消费场景迭代升级。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55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东莞将继续加力实施促消费政策,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发力打造“文旅体融合”新热点,持续擦亮“乐购东莞”品牌,让烟火气在莞邑大地袅袅“升腾”。

▲6月20日,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在东莞篮球中心盛大举行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东莞上半年经济的稳健表现,既源于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也得益于各级政府精准施策形成的政策合力。2025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市政府“一号文”聚焦人工智能发展、以旧换新刺激消费、惠企扶企稳定市场主体等。这些政策的效应正在经济各领域逐步显现,成为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重要政策加持。

年初,东莞市政府2025年一号文《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出炉,聚焦人工智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全面的扶持体系。

在低空经济领域,东莞泛低空企业数量在省内仅次于广州、深圳。目前,东莞发布了《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清单》和《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全力打造“低空场景”之城。

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彰显。2025年上半年,东莞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实施细则,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同时,东莞大力推动首发经济,推动商圈升级、老字号复兴,提振消费市场,展现制造业大市的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7.2%、85.8%、37.2%、13.2%。

整体而言,上半年,东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55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