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岳先生正值壮年,平时也没觉得身体有大问题。然而,7月17日晚起,一种挥之不去的疼痛缠上了他——心前区持续疼痛。更让他不安的是,用力咳嗽或者按压时,这疼痛还会加重。忍了三天,情况没有好转。
7月21日,岳先生不敢再耽搁,赶紧前往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谢岗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医生一听描述,立刻警觉起来,马上给他做了心电图。
检查结果令人心头一紧:心电图显示多个导联(I、AVL、V3-V6)的ST段压低、T波倒置。这是心脏在发出强烈的求救信号。
结合岳先生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和“2型糖尿病”的病史,急诊医生高度怀疑是冠心病在作祟,需要立即住院查明血管情况。
入院后,为了精准判断心脏血管的“堵况”,心血管神经内科的医生团队为岳先生安排了冠脉造影检查,并使用了更精准的“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进行探查。
结果触目惊心: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最窄处堵了约70%;回旋支弥漫性病变,最窄处堵得严严实实,高达80%-90%(这是非常危险的狭窄程度);右冠近段也堵了约40%。
血管内超声(IVUS)更清晰地显示:关键病变部位的斑块负荷(就是血管壁上的“垃圾”堆积程度)达到了惊人的84.4%,情况危急!
经过充分沟通,经征得家属同意,立即进行手术,先处理堵塞严重且范围大的前降支。
手术台上,医生们争分夺秒:先用预扩球囊为狭窄的血管“开路”。再用切割球囊对顽固的斑块进行“精雕细琢”。最后,精准植入一枚药物洗脱支架,撑开血管,恢复血流。
复查造影,效果立竿见影:狭窄明显改善,血流恢复通畅(达到TIMI3级)。手术过程顺利,岳先生术中无不适。
术后岳先生的胸痛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一步康复中。回旋支的问题,医生会择期为他解决。

▲术前术后血管情况对比
提醒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梗的高危因素
岳先生这次凶险的“心脏危机”,两大“元凶”不容忽视——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和2型糖尿病。这两个都是导致冠心病(特别是心梗)的超高危因素。
高血压:持续高压冲击血管壁,就像水管长期承受过大水压,极易损伤、硬化、形成斑块。
糖尿病:高血糖会“糖化”血管,损伤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医生提醒,别以为心梗是老年人的“专利”!像岳先生这样才47岁就面临如此严重血管堵塞的案例绝非个例。控制好血压、血糖,就是守护心脏血管最坚固的防线。定期监测、遵医嘱服药、健康生活,刻不容缓,别等胸痛来袭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