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3,35万的官方指导价,有些地方一度跌到17万。没看错。不到20万,落地开走纯电宝马,顶配都能直接拿下。曾经豪华品牌专属的“优越感”,现在变成了“谁买谁心疼”。这波操作,直接把持币观望的消费者炸出来。买早的老车主,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 降价20万,宝马i3打响市场“价格战”
说宝马史上最狠降价,不夸张。2024年上半年,宝马i3成了行业大新闻。指导价35.39万,优惠后竟然能拿到17万左右的裸车价。五折,顶配,直接一把梭哈。这放在两年前,谁敢信?但这就是现实。新能源品牌内卷,传统豪华品牌也扛不住了。宝马5系、X1、X3等主力车型,优惠幅度一个比一个狠。宝马5系燃油版,甚至跌到31万起。看数据,宝马上半年全球销量小涨0.1%。但中国市场却下滑4.2%。销量没起来,价格还砸下去,车主心理落差大得离谱。
💸 “涨价”风波,品牌迷失还是自救?
你以为降价到底了?没有。2024年7月,宝马突然宣布“退出价格战”。全系涨价,i3落地回升到22.9万,还要继续涨。为什么?经销商亏到怀疑人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扎心,2023年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3.5%。宝马也撑不住了。于是“降量保价”,压任务,取消返利门槛。奔驰、奥迪也跟着涨。消费者直接懵了,刚签合同的,提车还被要求补差价。一边降价清库存,一边涨价保品牌。宝马,这波操作够摇摆。到底要市场,还是要利润?谁都没想明白。
🏁 价格战下的技术与体验,宝马还能靠什么?
说到底,降价不是万能药。宝马i3虽然便宜,但配置给得真不吝啬。顶配直接送,智能辅助、全景天幕、真皮座椅样样有。实测油耗?新能源车当然不用油,但电耗实测15.8kWh/100km。续航480公里,城市通勤够用。动力嘛,百公里加速6.6秒。市区秒绿灯,没问题。但底盘滤震偏硬,隔音一般。高速胎噪明显。我这老腰,坐久了真受不了。对比特斯拉Model 3、小鹏P7,同价位下宝马质感还在,但智能化、OTA、娱乐生态不如国产新能源灵活。你要情怀,要品牌溢价,宝马依然有底气。但要极致性价比?现在你有太多选择。
🏆 行业大洗牌,宝马还能笑到最后?
宝马这波“降价-涨价-再降价”,其实是整个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缩影。2025年一季度,宝马中国销量再跌17.2%。一线城市,宝马5系入门款裸车已经杀到26万。昔日“30万买3系,40万买5系”的段子,彻底成了历史。豪华品牌的光环,被新能源品牌一点点蚕食。经销商亏损,品牌价值受损,消费者观望情绪浓。新买车的担心明天又降价,老车主看着残值心塞。宝马能不能靠产品力逆袭?新能源转型能不能跟上?没人敢打包票。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

结语
宝马史上最狠降价,真的来了。你说血亏?那是没赶上最狠的那一波。你说真香?现在的价格,确实让人心动。但降价带来的不只是销量,还有品牌迷失和信任危机。有人说:买车不怕晚,就怕买早。你怎么看?这样的宝马,你爱了吗?你还会考虑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