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大家都喝过,但“奶茶”样的血您见过吗?家住寮步的邬先生今年35岁,被送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医院(东莞市寮步医院)急诊室时,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濒临窒息的沉重。

△从邬先生体内抽出的“奶茶血”
急诊检查显示:甘油三酯67mmol/L(正常范围<1.7 mmol/L,超标39倍);总胆固醇20.24mmol/L(正常范围<5.2 mmol/L,超标3倍);血糖41.6mmol/L(超标5倍);脂肪酶超标10倍。
急诊医生迅速判断,这是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凶险的脂源性急性胰腺炎。随后,腹部CT结果回传也证实了医生的判断。
但令现场医护人员更加揪心的是邬先生的严重肥胖(BMI指数34.6)和失控的血脂。
一方面,大量脂肪颗粒涌入血液中,已堵塞微循环,重要器官随时可能因缺血缺氧而衰竭。
另一方面,胰腺在脂肪酶的疯狂攻击下急剧损伤,炎症风暴正在席卷全身,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迅速致电重症医学科(ICU)启动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重症医学科(ICU)团队火速启动多维度救治:
1、基石稳固,快速液体复苏稳定循环;
2、血浆置换(PE),将邬先生饱含致命脂肪颗粒的“奶茶血”引出体外,同时补充新鲜血液,替换掉体内浑浊的“油脂血液”;
3、持续进化,CRRT技术24小时不间断地清除因胰腺坏死和炎症风暴产生的大量毒素、代谢废物和部分残余血脂,精准调控内环境,极大减轻了器官负担。
源头狙击:同步予以调控血糖和降脂药物打击血脂生成源头,抗凝药物严防因高凝状态引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经过96小时不间断监护治疗,邬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两次血浆置换共从他体内置换出“奶茶血”2000余毫升,甘油三酯也显著下降至8.47 mmol/L,胰腺炎症显著消退、器官功能逐步恢复,后续他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目前,邬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
■学点医
什么是胆源性胰腺炎?哪些原因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如何预防?下面由重症医学科李远辉主任给大家一一详解
什么是胆源性胰腺炎?
胆源性胰腺炎是指因胆道疾病引起胆胰管共同通道受阻,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腺消化酶,对胰腺及其周围器官产生的急性炎症性损伤。
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脏器功能障碍。
哪些原因会导致急性胰腺炎?
1、胆道疾病(胆道结石,急、慢性胆囊炎和胆管炎)
2、过量饮酒
3、十二指肠液反流
4、高脂血症
5、创伤
6、其他:暴饮暴食、感染因素(如流行性腮腺炎、败血症等)、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如妊娠、高钙血症等)、药物因素(如利尿药、雌激素、对乙酰氨基酚等)、遗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饮食节制:每顿饭七八分饱为宜,少吃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多吃清淡蔬果等;
饮酒适度:尽量不喝,非喝不可时,尽量少喝;
规律作息: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影响胰腺正常功能。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其他:本身患有胆结石、胆囊炎,易引发胰腺炎,节日期间更要重视病情,定期复查。
最后,郑重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上腹痛、腰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甚至是呼吸困难等症状,很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发作,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平时要注意控制体重、血脂,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将危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