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白皮书发布会暨“制造业当家・产业链共建”莞企供需对接活动上,东莞市正式发布《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白皮书(202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从代工起步到创新引领的发展历程,明确提出以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通过政策引领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企业转型与产业链协同,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活动通过“白皮书发布+精准对接”双轮驱动,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供需对接展开,汇聚政府、龙头企业、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共谋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代工之城”到“智造高地”
东莞夯实四大集群基础
东莞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诺基亚代工基地,经历了“代工—品牌—创新”三级跳。如今,这里不仅是OPPO、vivo、华为三大手机品牌的全球研发与制造总部,更孕育出从芯片设计、显示面板、电池模组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1-7月,东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55.21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3.4%,稳居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其中,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已构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生态。“在‘三大手机’引领下,智能移动终端成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最具优势的细分领域,对东莞市工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人士强调。

如何在全球智能移动终端产业版图中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东莞高地”,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莞样本”?《白皮书》从产业集群优势角度给出了答案,其核心可总结为四个方面。

——产业规模庞大,全球竞争力突出。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已形成超万亿级规模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约2300家,工业总产值10891.95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8%。智能移动终端相关企业数量超3万家,其中规上企业2221家。全年智能手机产量达1.93亿台,占全国总产量的15.4%,智能手表产量76.2万个。vivo、OPPO、华为三家总部位于东莞的企业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即全球每五部智能手机中有一部产自东莞。
——产业集群成熟,产业链配套较完善。东莞已形成“两核多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长安镇)为两大核心,带动多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了从方案设计、元器件、模组、电池到整机制造、应用服务与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95%以上元器件可实现1小时内配套供应,形成高效韧性的“1小时产业生态圈”。除三大链主企业外,还集聚华贝电子、生益科技、立讯精密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升级体系完备。东莞积极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为基础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支撑。例如,散裂中子源已支持超1000项课题,覆盖半导体材料、新型电池等领域,推动成果转化。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已在5G通信、折叠屏、快充技术、影像系统、端侧AI大模型(如华为盘古、OPPO安第斯、vivo蓝心)及操作系统(鸿蒙、ColorOS、OriginOS)等领域实现显著技术突破,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

——数字化转型深入,“东莞模式”示范全国。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双试点城市,东莞系统构建了“点-线-面-深化”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形成五类可推广的转型模式:技改促智改型、链式协同型、链状转型型、面状协同型、数字孪生型。累计完成805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设备联网率达65%,建成7个国家级智能工厂。OPPO“凤凰计划”、vivo“1+X+N”系统等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超2000家企业,实现效率提升30%、交付周期缩短25%。东莞以“政策+平台+服务”三元支撑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从“工具部署”阶段迈向“生态构建”阶段,为全国制造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东莞明确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代表着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是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白皮书》对标美国硅谷、新加坡裕廊化工岛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明确指出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指标:不仅需要拥有一批世界级知名企业和品牌,还需具备领先的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以及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

《白皮书》同时指出,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力期”。随着全球智能终端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东莞凭借在屏幕、摄像头、电池等关键配套领域的成熟供应链优势,正迎来新发展机遇。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东莞智能终端产业链整体产值将达到1.1万亿元以上,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VR/AR设备等核心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比将稳步提升。空间布局上,将形成以松山湖为核心,长安、塘厦、清溪、厚街、虎门为支撑的“1+5”发展格局,建成覆盖研发设计、精密制造、品牌营销、售后服务、供应链管理的全产业链体系。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东莞计划培育不少于十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进一步提升本土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完善全球品牌营销网络建设,推动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
去年年初,《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提出从产业布局优化、企业集群培育等七大方面系统推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随着智能终端向AI手机、AIPC、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新形态延伸,东莞可充分发挥其制造业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精度铰链、车载摄像头、IoT模组等新兴领域拓展,同时借助大湾区政策红利和深莞协同效应,加速智能制造升级和研发创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从而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位置。”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承办,会议还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对《人工智能赋能终端促消费升级》进行主题分享;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广东力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围绕供应链准入及管理体系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