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上合峰会,印度总理莫迪的表现,正在吸引全世界的关注。他到中国之后,先说要跟中国共建“亚洲世纪”,然后又和俄总统普京相谈甚欢。我看网上有分析说,莫迪是想借助跟中俄的高频互动,向特朗普传递“印度不会在关税战中低头”的信号。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快,美国的回应就来了。

特朗普现在处境艰难
美印关系破裂
据白宫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总统取消了今年秋天,去印度参加“美印日澳四方峰会”的计划,也就是说,莫迪的示威非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还被特朗普施以了更严厉的惩罚。按常理来说,这个四方峰会,是美国印太战略中“遏制”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拜登任内,他们也凑到一起开了不少会,发表了很多措辞严厉的联合声明。
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特朗普要缺席四方峰会呢?除了对莫迪不服管束的愤怒,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特朗普这届政府已经意识到,美国自身的问题太过严重,如果还像拜登政府一样,不惜成本去拉拢盟友,围堵、遏制中国的所谓外交战略,恐怕用不了多久,美国自己就会先崩溃。

莫迪:就是他,欺负印度
最能体现这种转变的,正好是美国的印太战略。早些年,美国是跟巴基斯坦关系好,不太瞧得上印度。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在跟阿富汗打仗,巴基斯坦帮了美国很多忙。2014年莫迪上来之后,为了彰显印度的价值,开始在中印边境上挑事儿。
美国的大麻烦
我们梳理一下时间线就会发现,2016年特朗普赢得大选,2017年中印在洞朗对峙,同年年底特朗普提出印太战略,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再到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整个特朗普第一任期,莫迪的策略都是成功的,他用对华强硬换来美国青睐,拿到了不少好处。
这期间,美国也结束了阿富汗战争,对巴基斯坦的依赖程度降低。特朗普也是由此,发现了印度的战略价值:给中国添堵。到了拜登任上,这样的路线没有太多改变,甚至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拜登都特许印度进口俄油,让他们当中间商赚钱。但等到特朗普再回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拜登任内,对印度让利不少
拜登挑起的俄乌冲突,非但没能肢解俄罗斯,反而严重消耗了美国的战略资源。民主党的逻辑是,只要能团结盟友,拖垮中国和俄罗斯,美国付出一些代价也没关系。当年冷战,美国就是这样耗死苏联的。
特朗普的决定
可问题是,当时的美国,还是一个蒸蒸日上的状态,经济全球化也在蓬勃发展,家里有的是金山银山。但现在的美国江河日下,全球经济也在后疫情时代开始收缩,地主家实在是没余粮。民主党基于冷战思维的外交战略,无疑是失败的。以至于特朗普选总统期间就在说,希望经济危机能在他上台之前爆发。
现在,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始终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特朗普的头顶,他上任后对全球挑起关税战,逼美联储降息,都是为了推迟危机爆发。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愿意,也不可能再花钱拉拢盟友,日韩、印度、欧盟在他眼里,反而成了能解决美国问题的血包,必须狠狠割韭菜。

据说他的身体也出问题了
至于跟中国的关系,特朗普的最新表态是:要跟核大国好好相处。这话什么意思?相信冯德莱恩、石破茂、莫迪这些人是能听懂的。跟着美国混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了,要不要给美国上供,维持他们的单边霸权,各位,做出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