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人争相报名,东莞初创培训为何一席难求?

9月5日,东莞市人社局向记者公布了2025年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项目的报名情况:共收到650多人的咨询及报名,而培训名额仅有300个,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申请人暂无缘本期培训。

透过今年激烈“录取竞争”,东莞这个连续举办8年的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项目,为东莞创业生态带来了哪些变化?

报名火爆背后,是培训实效赢得口碑

数字本身就在说话。650人争抢300个名额,这样的热度甚至超过了许多热门行业的招聘考试。究其原因,是初创班8年积累的口碑效应正在持续发酵。

从2017年首次开办时的每年50人规模,到如今每年300人的全额资助计划,东莞初创班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累计培养了1536名初创企业经营者。这个数字看似不大,却产生了一种“乘数效应”。

东莞市恩格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学维是培训的受益者之一。他的公司刚成立不久时,曾遭遇重大危机,“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技术方案也要全部推翻”,甚至萌生了注销公司的想法。

正是市人社局的初创培训班及时把他拉回了创业正轨。“参加培训后才明白,创业并没有那么简单,公司运营过程中的法律法规、运营技巧、社会资源、技术资金支撑等等缺一不可。”

李学维的经历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8年来,初创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学制3个月,集中授课时间累计不少于56个学时,组织市外参观考察不少于1次,市内参观考察不少于2次,融资、业务对接活动不少于4场。

实效是最好的广告。那些通过培训获得成长的企业家们,成为这个项目最积极的“推广员”,带动了更多创业者关注和参与。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起,这种“燃爆”效应开始显现,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项目的参报环节,也不得不从符合情况的前提下先到先得,改变成了逐项评分择优进行精选。

优选300人,政策赋能创业全链条

面对650多份报名材料,筛选工作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东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按照‘发展潜力和带头示范作用突出’的标准,择优录取300名学员。”

这300个名额的背后,是东莞市财政按10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定额资助,学员免收培训费用。三年来,市财政已投入900万元用于该项目,体现了东莞对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东莞的创业政策支持远不止于此。2024年,全市发放各类创业补贴(含贴息)11022.77万元,惠及33338人次、2384家次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全年共放贷1403笔,金额8.73亿元,贷款余额为22.07亿元,年放贷量和贷款余额均位居全省前列。

政策赋能已经形成了全链条支持体系:创业前有培训指导,创业中有孵化服务,创业成功有免息贷款及各类补贴,成长期还有初创提升赋能。这种全方位的支持,让东莞的创业生态日趋完善。

目前,全市共有1家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省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30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含15家市级示范性基地),今年基地入驻孵化企业实有数达957家,累计吸纳就业4.6313万人次。

从“政策红利”到“人才红利”,创业生态持续升级

650人报名的现象,还折射出了东莞创业生态的深刻变革。这座城市正在从依靠“政策红利”向打造“人才红利”转变,初创培训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抓手。

东莞鸿禧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田方林是2023届初创班学员。田方林坦言:“我的强项是技术领域,成为公司法人代表后,要负责管理、财务、法务等等,瞬间就感觉自己的肚子里没货了。”为了弥补管理方面的知识短板,他付出了双倍时间学习,上完自己班的课还“蹭”其他班的课。这种学习热情带来了直接回报:2023年学习期间,公司效益蒸蒸日上,营业额突破了5000万元关卡。

初创班的价值不仅在于课程本身,更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共创共享共赢的平台。通过高频组织标杆企业参访、创业论坛、小组互访交流、路演对接等活动,促进了学员企业之间的合作。

东莞市人社局数据显示,仅2024年,通过市人社局的平台助力,学员企业在互访交流中“擦出火花”,促成数十家次企业达成近千万元合作;多名初创学员获得多家天使投资机构融资;政校企协同创新转化科研成果,助力太阳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开发。

湘妹子刘晔的故事或许最能体现东莞创业生态的包容性。从流水线工人到两家公司年营业额超6000万的创业者,她感慨道:“在这里,只要敢想愿学肯干,什么人都有机会的。”

筛选工作结束后,300名幸运的创业者将开启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之旅。他们中将涌现下一批李学维、田方林和刘晔,在东莞这座创业之城中书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那些未能入选的350多名创业者也不必失望。东莞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丰富创业活动内容形式,开展创业交流、创业项目展示、创业大赛等系列“源来好创业”服务活动,支持更多人敢闯会创,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成长机会。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独木桥,而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系统。在东莞,这个生态系统正在变得愈加丰富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