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遭遇财政危机,中美俄都欠费了吗?中方又针对联合国改革提出了哪些建议?
从9月23日起,联合国大会将进入高级别峰会周,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政要也将纷纷齐聚一堂,共同出席富有纪念意义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
然而对于联合国而言,80周年既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同样也是危机四伏的一年,就在上周,联合国秘书处刚刚向大会提交了一份长达256页的预算报告,其中明确指出了联合国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为了节省开支,联合国秘书处提出了一份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不仅要将38亿美元的常规预算和特别政治事务预算削减到32亿美元,并计划裁撤2680个岗位,占到了联合国岗位总数的18.8%。
而且在联合国的财务报告中,还可以看到一个很罕见的情况,那就是中美俄三个国家,竟然都出现了欠费的情况,但三国的原因并不相同。
首先,美国拖欠会费的情况由来已久。
作为承担联合国22%常规预算份额的最大缴费国,美国一旦延迟缴费,影响范围最广。根据报告,美国累计拖欠会费超过12亿美元,其中2024财年为4.305亿美元,2025财年为8.207亿美元。一些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历届政府都曾将会费问题与政治挂钩,用作在联合国内部施加影响的工具。
因为美国现在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他们将会费作为政治工具向联合国施压,希望能够推动有利于美国的决议和政策,但是在联合国这个多边平台,其理念与“美国优先”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多。

其次,俄罗斯拖欠会费跟自身经济困难有着直接关系。
由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遭遇多轮制裁,财政承压。今年俄罗斯需缴纳大约3.5亿美元会费,这对莫斯科而言并不是小数。与此同时,俄罗斯在联合国仍有重要关切,尤其是涉及乌克兰议题,因此拖欠也被部分分析视为一种博弈手段。
最后,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
2024财年,中国就通过分期方式,在去年12月27日前全部缴清会费。因此,今年的会费预计也会在稍晚时间结清。
中国方面也多次强调,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分摊比例在下降,而发展中国家负担的比重却在不断增加。中方认为,联合国会费分摊应更公平地反映各国经济实力,避免发展中国家负担过重。
趁着这一次的联合国大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也提出了联合国改革的5点建议,即:坚持初心使命、倡导务实高效、注重行动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平衡三大支柱。

目前,国际社会对联合国需要改革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只不过大家对到底要如何改革还有很多分歧,而中方一贯主张联合国的改革应该注重公平性,尤其是要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从现实角度看,财政危机和会费拖欠只是联合国面临的“表症”,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大国如何平衡各自利益与多边合作的需要。中美俄的情况各有考量,但最终联合国的运行仍依赖各方稳定的支持。
联合国这一多边机制的未来就在于,能否在改革中找到兼顾效率、公平与可持续的路径,能否真正代表全球大多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