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苏丹红及虚假宣传争议,花西子底霜光下架还不够

颜值经济不能成为“美丽陷阱”,安全底线绝对不容触碰

正值双十一大促,“手里刚拆封的化妆品还没捂热,没想到就刷到了检出苏丹红的新闻”。原本在直播间激情“剁手”的消费者们,一时之间陷入担忧,社交平台上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据报道,日前,第三方测评机构“老爸评测”发布视频称,“在多款大牌护肤品中检出禁用20年的成分苏丹红”。根据网友爆料及第三方平台的美妆产业数据,花西子、科颜氏、NARS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均牵涉在内。其中,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为疑似含有苏丹红成分的产品。且该产品还被消费者投诉涉嫌虚假广告宣传:该产品备案为普通化妆品,宣传页面却标注“防暗沉”“清除自由基”等功效。目前,记者检索发现该产品已从天猫官方旗舰店下架。

↑老爸评测视频截图

↑老爸评测视频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苏丹红是一种具有基因毒性及潜在致癌风险的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国家药监局2021年发布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中,明确将苏丹红Ⅰ至Ⅳ号列为化妆品中禁用组分。据业内人士介绍,问题很可能出在原材料上,“涉事原料组的功能是染色,但天然色素往往不稳定,厂商才会添加其他违禁成分如苏丹红”。

尽管按照专业护肤人士分析,食品行业经口摄入与化妆品经皮吸收是两种不同的暴露途径。在“老爸评测”检出的化妆品中,苏丹红含量不至于引发急性中毒,消费者不必过度恐慌。然而,其作为明确的违禁成分,并没有什么安全剂量一说。这也意味着,此次化妆品中查出苏丹红成分,不存在“抛开剂量谈毒性”的理中客,而是颜值经济不能成为“美丽陷阱”,安全底线绝对不容触碰。

其实,公众的愤怒情绪,不只是苏丹红成分带来的健康隐忧,还有在信息不对称下对品牌产生的信任危机。以花西子来说,其近年来多次遭遇口碑翻车。此次,面对护肤品中检出苏丹红的质疑,品牌方的态度是两幅面孔,起初客服信誓旦旦坚持“产品均通过国家认定的权威机构检测,且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备案”,但在舆论发酵后,产品被迅速下架。

深挖花西子问题频出的“根”,恐怕与“重营销轻品控”的发展模式脱不开干系。无论什么时候,直播间的话术设计、网红达人的流量,都抵不过生产环节的过硬质量。即便此次问题可能出在原材料上,花西子不知情也难辞其咎,而牵涉虚假宣传也会让品牌诚信大打折扣。

当下,美妆市场充斥着各种概念包装,“天然植萃”“养肤级彩妆”等营销话术,几乎让人失去辨别力。企业都应该明白,消费者不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更不是资本逐利下“以身试毒”的牺牲品。每支可能沾染化学违禁成分的化妆品,都在拷问着企业的良知底线。

眼下,对消费者而言,比下架产品更重要的是真相。美妆安全容不得“先下架再说”的敷衍塞责。当然,牵涉其中的其他品牌,不能只是观望。关乎无数张脸庞的安全,也关乎品牌的信任危机,品牌方需要拿出比营销推广更专业的科学态度,公开第三方检测报告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监管部门也应以此为鉴,将禁用物质检测纳入常态化监管,对违规添加行为施以顶格处罚。

所有从业者都该清醒认识到,美丽经济的根基永远是安全。任何企图通过概念炒作流量,无视产品质量的“花架子”,终将被反噬。当每支口红、每瓶精华,都经得起安全的审视,美妆行业才能真正绽放出健康自信的美。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