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莞民营企业家日∣东莞“1+6+N”人才政策体系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2025年东莞民营企业家日活动现场,东莞市委人才办向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推介新一轮人才政策。此次发布的政策以“产才融合”为核心,构建起“1+6+N”政策体系,将70%以上资源集中投向“8+8+4”产业人才,从助企引才、留才、育才三大维度发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精准人才支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东莞于9月印发《中共东莞市委关于促进人才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随后配套出台《东莞市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东莞市“莞爱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等6份政策,以及《圆梦计划》《共建台湾同胞宜居宜业美好家园若干措施》等细则,形成覆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的“1+6+N”人才政策体系,目前,政策汇编已发放至参会企业家手中。

创新引才机制

企业“话语权”显著提升,引才奖励力度加大

新一轮政策首次将“企业人才”单列重点扶持,由市工信局统筹企业人才评价、认定与政策落地全流程,实现两大关键突破。

在人才评价方面,东莞为企业人才开辟独立评审通道,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限制,以“产业贡献、实践能力”为核心评价导向。其中,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企业人才最高可评B类,享受国家级专家同等待遇,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可评B类、高级技师可评E类,“工程师日”优秀工程师直接纳入F类。同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倍增计划企业获自主举荐权,可自主认定核心高管与企业家人才,最高直评B类,每年企业自评名额近100名,占全部举荐名额的65%,真正实现“企业说好才算好”。此外,600余家企业柔性引进A、B类人才可享“白名单”政策,人才每年在莞工作最短3个月即可申领东莞人才补贴。

引才奖励上,企业每引进1名A、B、C类人才,分别可获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若引进台湾青年,企业还能额外申领每人3万元就业补助,切实降低企业引才成本。

强化留才保障

生活、创业“双管齐下”,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针对人才关注的发展空间与服务保障问题,东莞推出“生活保障+创新创业支持”双重举措,为人才扎根东莞扫清障碍。

生活服务保障呈现“阶梯式”特点。根据《东莞市“莞爱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ABCDE类人才可享受购房、生活、新引进补贴,其中A/B类人才最高享500万元购房补贴或200万元生活补贴,C/D类人才最高享150万元购房补贴或60万元生活补贴,E类新引进人才最高享10万元补贴。同时,人才还可享受子女入学优先、三甲医院绿色通道、专业医疗健康保险等服务。外地来莞实习的应届毕业生,凭《圆梦计划》可享7天免费住宿,进入复试或有创业计划者可延长至15天,部分企业招用的实习生每月还能获1000元生活补贴,最高补贴3个月。

创新创业支持构建“多维度”帮扶体系。政策聚焦战略科学家团队、创新科研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三大群体,建立“梯度支持+模式创新”的创业赋能机制,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从100万元起步,最高可达1.5亿元,且上不封顶,项目质量越高,资助力度越大。此外,人才每人可免费参加1次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可获1万元一次性资助,个人创业最高可贷50万元、企业最高可贷500万元,并享受贴息支持;台港澳青年创业在1万元资助基础上,还能额外获得1万元补贴。

完善育才体系

“平台+补贴”双向发力,激发人才成长动力

围绕企业培养人才与人才自我提升需求,东莞从平台搭建与补贴激励两方面入手,助力企业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平台支持上,东莞积极对接双一流、985高校研究生资源,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帮助解决技术攻关难题。纳入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重点项目的企业,最高可获100万元补贴,同时为研究生提供生活补贴与科研津贴,降低企业用工及培育成本。针对技能型企业,引进或培育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分别按每人800元、1万元、2万元、5万元、10万元给予奖励;建立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次性给予30万元支持,持续壮大“东莞工匠”队伍。

补贴激励上,人才能力提升可获直接补贴:评上正高级职称、首席或特级技师补贴4万元,取得博士学位补贴3万元,取得高级技师证书补贴2万元,补贴直接发放至人才手中,有效激发人才自我提升积极性。

据悉,新一轮人才政策申报工作即将启动,东莞正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人才补贴、奖励申请线上办理,让企业和人才“少跑腿、多办事”。

未来,东莞将根据企业需求持续完善政策、升级服务,政企同心推动政策落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东莞、扎根东莞,擦亮“是人才,进莞来”城市品牌,助力民营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上一篇:东莞,全省A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