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安到打工文学作家代表,25年后他重走莞樟路

1.jpg

11月1日,《寻找两亿分之一——东莞新大众写作群成长录》拍摄启动仪式暨打工作家重走莞樟路活动开启后,打工作家们到黄江田美南区工业园实地寻访,回顾创作历程。

4.jpg

2.jpg

莞樟路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打工文学与新大众文艺兴起的重要地理坐标,众多作家曾在这条路沿线的工业区打工生活。

3.jpg

作家穆肃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在田美南区工业园打工过一段时间。如今重回故地,园区昔日的喧嚣已渐渐褪去。穆肃驻足于曾值守过的保安亭前,现场分享了他的创作心路与莞樟路记忆。

打工文学代表作家穆肃表示:“我购买的人生的第一台电脑,写下的第一篇小说都是在这个工业区里面完成的。黄江是我来南下广东打工的第一站,我在这里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我文学的梦想也是在此萌芽。今天能够故地重游,感慨特别多。一方面是对逝去的青春的感怀,其次我觉得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物我两非。在这个情景之下我萌生了一种想法,希望把在这里的种种经历,都写于笔下。”

黄江文联总顾问、黄江作协主席雷激说:“他们重走莞樟路,正是新大众文艺与素人写作在培养打工作家、号召全民写作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对我们黄江的文学爱好者,也是一种激励。接下来,这个持续了十多年、一年一度的‘爱我黄江’征文活动也即将启动。”

(通讯员 梁敏怡 何飞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