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1月5日消息,近日,有车企品牌负责人在海外车展上表示,磷酸铁锂比三元锂更安全,希望车企慎用三元锂电池。
对此,武汉大学教授艾新平接受新华网采访中指出:“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基于不同技术特性的场景化选择。”
从材料本质安全来看,磷酸铁锂的热稳定性好于三元锂,三元锂电池因活性更强,在热失控风险防控上难度偏高。
但从能量密度来看,三元锂的优势则十分突出,当前量产的三元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达600瓦时/升以上,而磷酸铁锂尚不足450瓦时/升,重量能量密度也比磷酸铁锂高40%-90%。
所以,若想实现700公里、800公里以上续航,仅靠磷酸铁锂在空间和重量上难以满足需求。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国际上有大量的汽车使用三元锂电池,但仍然是安全的。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在原理上产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略好于三元电池,但是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事故发生。事实证明,磷酸铁锂电池也不是绝对安全。”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也指出,“不能仅以单体电池安全判定整体安全,系统安全设计才是考验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
一位不愿具名的研发人员则从产业应用角度补充道,“全固态电池的正极选材仍需依托三元技术路线,若现在放弃液态三元电池的研发积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也将成为‘纸上谈兵’。”
各方普遍认为,两条技术路线各具优势、各有适用场景,三元锂与磷酸铁锂需并行发展以推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报道,在东京车展期间,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新能源汽车电池最核心的问题是电池安全。
他表示,明年、后年很多品牌为了续航里程可能还是使用三元锂电池,但是希望大家慎重一些。
关于近期部分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的安全问题,李云飞表示,他并不认为这些事故凸显了比亚迪的优势,因为这些安全事故会影响消费者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认知。
李云飞表示,从2010年至今15年的中国公交电动化发展历程中,这么多城市,这么多电动大巴,基本没有过类似起火爆炸这样的恶性事件,这是因为中国电动大巴全都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组,这是很不容易的。
当时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博弈,但行业最终达成共识,明确电动大巴需采用更安全的磷酸铁锂路线,因为电动大巴属于公共交通,一旦发生类似起火这样的恶性事件,五六十人很难快速安全撤离。
即便对于仅载有数名乘客的乘用车,安全标准同样不能降低。基于磷酸铁锂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安全验证,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也将始终坚持这一安全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