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突击分红 应收账款高企 固德电材带病闯关创业板

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固德电材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固德电材”)的上市申请却犹如一份充满争议的答卷,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深耕绝缘材料十余年的企业,将自身命运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防护紧密捆绑,试图通过在创业板完成一次关键的飞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让上市之路充满不确定性,正如一位长期关注 IPO 的私募合伙人所言,固德电材IPO“不是闯关,更像在钢丝上跳舞”。

绝缘巨头:新能源时代的竞争底牌

固德电材的业务根基始于传统的电力电工绝缘材料领域,创始人朱国来和朱浩峰的职业生涯也源于此。公司在 2011 年获得投资后,开始布局绝缘树脂、云母制品等产品线,进入特高压输配电领域。

正是凭借在云母材料和高性能树脂领域的深厚积累,固德电材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跨领域突破,创新性地将传统绝缘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领域。2018 年,公司通过全资收购麦卡电工,实现了云母产品制造的垂直一体化整合,构建了从原材料开发到终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在新能源业务的驱动下,固德电材的业绩增长迅猛。其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收入在 2024 年占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 73.71%。这些零部件基于云母和高性能树脂,涵盖了电芯级、模组级及电池包级的全系列防护产品。公司在云母材料防护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在 15%至 20%之间,仅次于竞争对手浙江荣泰。凭借技术壁垒、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通过 IATF16949 等严苛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成功进入了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宝马等全球知名整车厂和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的供应链。此外,公司还积极启动全球化战略,在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并在美国和德国设立了子公司,以拓展海外市场.

管理漏洞:突击分红 董事长代持被警示

然而,在冲刺 IPO 的关键时刻,公司治理和财务决策却暴露了潜在的矛盾。

在提交上市申请前,公司实施了积极的现金分红策略。在 2022 年至 2024 年间,固德电材累计现金分红高达 7,476 万元。按照实际控制人朱国来夫妇合计控制公司 60.55%的股份比例计算,他们从分红中拿走了超过 4,500 万元。然而,在分红之后,公司却计划在本次 IPO 中募资 11.76 亿元,其中 3 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市场人士质疑,鉴于公司 2024 年末账上货币资金已达 3.07 亿元,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充沛,在资金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大额募资补流,这种“分红激进、募资积极”的做法显得逻辑存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合规问题。

在递交 IPO 申请的一个月前,即 2025 年 6 月 20 日,江苏证监局向朱国来出具了警示函。监管认定,朱国来在 2016 年至 2017 年担任董事长期间,明知前十大股东张某娟代朱某、李某根持股,却未能向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披露,导致公司两年期的报告中股东信息虚假。此次处罚涉及的代持事件包括朱英(朱国来配偶)、张爱娟、李响根和陈强等。监管部门认为,朱国来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未能保证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除了实控人受罚,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报告期内还累计受到了 4 项行政处罚,涉及宿舍楼项目超期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以及大气污染排放超标等问题。虽然公司声称这些罚款金额均属法定罚款区间的较低值,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但集中出现在安全生产和环保领域的处罚,也揭示了公司在内部管控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

未来难测:经营风险与技术挑战并存

在光鲜的营收增长背后,固德电材仍面临着多重经营风险的挑战,尤其是在其快速扩张的全球化版图和技术迭代压力之下。

首先是外部市场依赖与贸易风险。近年来,固德电材的外销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从 2022 年的 15.50% 增长至 2024 年的 44.29%。其中,美国市场已成为公司海外第一大市场,对美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 24.73%。这种对单一海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得公司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多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关税政策的调整将可能导致产品单价下降,虽然公司已制定如本地转产和贸易结算模式优化等应对策略,但若未来关税政策持续收紧,盈利能力仍面临下行压力。

其次是营运资本压力。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达到了 2.54 亿元,较 2022 年增长了 56.79%。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3.2 次/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4.5 次/年,这反映出公司在资金回笼方面的压力。此外,尽管存货周转率优于同业可比公司,但存货的规模仍随着业务扩张而增加。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例如液态锂电池向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演进,如果现有云母核心技术路线无法及时跟上新型电池技术对热防护方案的新要求,可能会导致大量存货面临技术淘汰和跌价的风险。

最后是研发投入的潜在不足。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固德电材在 2022 年至 2024 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54%、4.28%、4.44%)却持续低于同期同行业均值(分别为 5.18%、5.52%、5.23%)。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行业技术更新周期较快的背景下,研发投入的持续不足可能直接影响公司长期的技术迭代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固德电材的 IPO 之路,无疑是一场复杂而高风险的资本旅程。企业需要向市场证明,它有能力在解决合规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财务决策逻辑的同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化解来自全球市场的双重挤压,最终实现从绝缘材料供应商到新能源安全防护领域全球领先企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