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矩阵”品牌凸显,东莞新增6个重点文艺创作基地
11月11日上午,2020年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认定与扶持工作会议暨东莞(石龙)小舞剧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石龙文化馆举行。会议为今年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新认定的6个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进行了授牌,同时为东莞(石龙)小舞剧创作基地正式揭牌。 此次活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旨在进一步加强全市文艺创作基地建设,培育具有较强聚集性和示范性的文艺创作基地,夯实文艺精品创作基础,推动东莞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文艺矩阵”品牌与成效凸显 会议开始之前,与会人员观看了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宣传片。近年来,为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培育文艺人才,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面向全市认定和扶持了一批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助力建设“高品质文化引领型城市”。 全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动实施,以艺术创作生产、展演和研究为主,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截至2020年,全市共设了61个重点文艺创作基地,涵盖文学、文艺评论、影视、音乐、舞蹈、曲艺、粤剧、书法、绘画、摄影、动画等多个门类,“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品牌得到进一步凸显和提升。 多年来,在资源对接、平台整合以及资金扶持等方式的推动下,各基地创作了一大批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塑造时代风貌和气象,展示城市情怀和品格,呈现出百花竞放、繁星辉映的局面,闪耀着一片灿烂的文艺图景。 基地的搭建,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创作与交流的平台,营造了浓厚活跃的文化氛围,吸引一批艺术生产能力较强的艺术人才逐梦东莞、扎根东莞。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以丰硕的文艺成果,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更有力的价值引导、精神滋养和思想启迪。 新增基地涵盖不同艺术类别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今年新认定的6个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涵盖广播剧、乡谣音乐、音乐文学、小舞剧、音乐表演、中国画等不同艺术门类,分别为东莞(大岭山)广播剧创作基地、东莞(茶山)乡谣音乐创作研究基地、东莞(大朗)音乐文学创作基地、东莞(石龙)小舞剧创作基地、东莞(外国语学校)音乐表演及创作基地、东莞(石碣)檀香岛中国画创作基地。 “多年来,舞蹈艺术一直为石龙人民喜爱,在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带领下,石龙镇舞蹈协会自2004年成立至今,聚集培养了一批舞蹈创作者和爱好者,创作了大批的舞蹈作品在省市获得各种奖励。”谈到申报成立基地的起因想法,东莞(石龙)小舞剧创作基地负责人邓炜表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石龙舞蹈艺术创作水平。 据邓炜介绍,市文化馆石龙分馆有专业舞台排练室4个,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到200㎡,同时还配备中山纪念堂小剧院,能够满足小舞剧排练及演出要求;自开馆以来,石龙文化分馆注重招贤纳士,聘请舞蹈专业干事、兼职舞蹈教师多名,今年还面向社会招考成立了石龙少儿舞蹈团。“我们有信心将这个基地做好,有信心用好的作品讲好石龙故事,讲好东莞故事”。 他表示,东莞(石龙)小舞剧创作基地设在石龙,但不限于石龙,将以石龙为起点,将基地打造成为立足东莞、扎根岭南的舞蹈艺术孵化器,创作出一批能代表东莞精神的好作品,同时聚集、培育出一批舞蹈艺术人才,努力争取以舞蹈精品,擦亮基地品牌。 推动东莞文艺创作出精品攀高峰 东莞(沙田)新民歌创作研究基地负责人王钢滨、东莞(莞城)影视艺术创作基地负责人穆肃,从艺术创作、基地建设等方面,讲述了扶持申报的心得体会与工作思路。 两人表示,要立足本土,紧扣时代主题,创作出时代性、人民性和本土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对外讲好东莞故事。 2020年度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认定名单 东莞(大岭山)广播剧创作基地 东莞(茶山)乡谣音乐创作研究基地 (编辑:东莞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来源网站或作者个人观点,与东莞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后立即处理,在线联系QQ:94083,邮箱:admin@dongguan.gd.cn
-
东莞有个90后女生想学粤剧, 她的妈妈曾...[详细]
-
11月11日上午,2020年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详细]
-
■小组唱《送水工老杨》聚焦市民生活,...[详细]
-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抗金将领,以卓越的...[详细]
-
近日,由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省曲协、中...[详细]
-
登威远炮台、访容庚故居、描可园秋色…...[详细]
-
■莞产大型音乐剧《绿水·乡愁》 通讯员...[详细]
-
9月26日下午,东城“作家沙龙”之“雅韵...[详细]
-
第十八届东莞“粤剧黄金周”昨日开幕,...[详细]
-
■演出海报 玉兰大剧院供图 如果问中国...[详细]
-
■叶志鹏(右一) 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详细]
-
塘尾明清古村落 站在塘尾古村南门的高处...[详细]
-
青年容庚雕像 位于莞城旨亭街的容庚故居...[详细]
-
■90后粤剧传承人唐沛文在指导粤剧小学...[详细]
-
可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详细]
-
东莞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带领李屋村村...[详细]
- 绝版老照片!原来,几十年前的东莞是这样的!
- 给力!东莞小小说创作基地捷报频传
- 蚝岗埋下千年伏笔 东莞挖出文明基石
- 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开展 桥头20幅美术书法摄影
- 从名家看东莞 | 旨亭街上的书香世家
- 市民学堂周日讲“传统书院中的人文精神”
- 东莞故事之十四:戎马功名随风去 占水栽花园可
- 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落幕 东莞作品获得20个金
- 东莞第二批历史建筑初定91处
- 东江边小店 适合喝茶发呆
- 东莞第一进士家族翟氏 家规传承700多年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形拳:动如神龙,静如处
- 东莞故事二十七 东莞传统建楼风俗
- 千年莞草编织陷“无草无人”困境 广美师生让莞
- 原创儿童剧《香香国传奇》上演 东莞编剧汪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