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东莞理工学院在松山湖校区召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推进会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学校携手近百家知名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专家,聚焦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以“深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产学研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核心议题,系统总结了学校产教联合培养行动的阶段性成果,正式宣布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升级至3.0阶段,并深入探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蓝图。东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在《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莞工范式”》主题报告中指出,经过三年实践,学校围绕培养模式升级、教学资源优化、产教平台拓展、教育成果落地和服务地方发展这五个核心维度持续深耕,奠定了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格局。面向未来,马宏伟强调学校将持续发力打造更高阶的培养模式、引入更智慧的教学资源、创建更卓越的产教平台、输出更显著的教育成果,力求深度赋能区域发展,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打造更具标杆引领作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向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全力迈进。

本次推进会上,东莞理工学院一系列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合作与建设项目正式落地:与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签署协议,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与工程技术创新枢纽,为东莞、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欣旺达电子等1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获深圳蜂巢工软科技等9家企业超400万元捐资助学;新增授牌16个产教联合基地、2个共建平台、7个教授企业工作站及6个工程师高校工作室;作为省教育厅指定的六所试点高校之一,正式启动省级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计划打造聚焦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示范性学习平台。
同时,副校长徐勇军代表学校发布了《东莞理工学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深化推进行动宣言》。东莞理工学院将以“为国育才,驱动未来”为使命,以“打造标杆,引领湾区”为目标,通过厚植家国情怀,贯通本研培养,数智赋能教学,推动平台跃升,打造金师队伍,完善质效闭环等行动,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湾区特色、莞工标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打造工程教育智能化与个性化深度融合的未来学习中心示范标杆,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核心引擎。
当日下午,与会专家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工程教育改革的持续优化汇聚智慧。东莞理工学院在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契合湾区需求的新工科人才道路上,迈出了更具引领性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