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3日)上午,中谷物流自有船“中谷东莞”轮首航东莞港,当天,东莞港举行“中谷东莞”轮首航仪式。此次“中谷东莞”轮投产运营,将进一步畅通南北大通道,加快推动东莞港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东莞港和中谷物流双方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畅通国内南北大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近年全球经济遭遇逆流,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带来的影响广泛深远。此次,中谷物流在南北主航线营口航线中投入4万吨级的“中谷东莞”轮,将进一步畅通华南与东北地区的内贸直航海上通道,更好服务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将充分发挥东莞产业集群和货源优势,进一步促进华南与东北地区货物流通和贸易,在供给侧、需求侧和流通环节上同时发力,加速国内大循环。
据悉,未来三年,东莞港将积极推动整合全市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实现东莞港由单点运营转型为“端到端”物流服务提供方,切实解决企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港务集团对我市经济腹地货源的控制力,为促进华南与东北地区货物流通和贸易,架起联动南北的海上黄金走廊。

开启港航合作新篇章,中谷打造华南地区核心枢纽港之一
当前,东莞港和中谷物流的合作,已从业务、航线层面延伸到了资本合作层面,今年7月,中谷物流入股东莞港一期码头,与东莞港结成了更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协议,中谷将进一步整合中谷物流在华南地区资源,培养新增东莞港到全国各大港口的干线班轮航线。同时,通过“内外航线联运”,结合东莞港始发的高密度班轮航线,把东莞港打造为中谷海运外贸班轮航线的华南地区核心,进一步提高东莞港在连接我国沿海大港与东南亚地区航线网络的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东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拥有珠江口53公里有条件成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海域面积79平方公里,航道水深-13米,2019年东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98亿吨。东莞港务集团正积极围绕把东莞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节点港、粤港澳大湾区货运支撑港、“莞货莞出”便捷启航港的发展定位,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创造价值链,聚焦“做精做优”,构建全面服务东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物流大通道,全力打造“湾区中心,品质港口”,为东莞产业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
目前,东莞港的内贸航线覆盖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等国内沿海城市;近洋航线覆盖了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通过与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的无缝对接,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实现了“一带一路”在东莞港的交汇。湾区快线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点对点、天天班对接香港、深圳等港口,实现货物快速集散。
东莞港务集团与中谷物流自2012年起开展业务合作,累计开通上海、太仓、日照、营口等多条航线,八年以来,双方建立了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2020年中谷物流在东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0万标箱。

实施“3+9”行动,推动东莞港务集团向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
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经济带,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特征明显,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围绕当前东莞市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积极应对国际产业链重构和贸易规则调整,依托我市制造业基础、区位优势,东莞港务集团提出了实施“3+9”行动计划,即以“拓通道、筑平台、建生态”三大行动,通过实施湾区快线、空港中心、东江专线、出口集拼平台、进口集散平台、贸易协同平台、闸口前移、陆港建设、智慧港区等项目,带动港务集团向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到2023年底总体上将东莞港务集团升级转型为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运营集约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我市特色产业与港口物流深度融合、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多元融合、外经贸“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