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条防范措施!东莞将这样全链条化解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3月31日,记者从市安委会获悉,经市人民政府同意,东莞已于3月30日印发了《东莞市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决定在2021年打一场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努力实现“三个持续减少、一个坚决防止”的目标,即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持续减少,坚决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工作方案》指出,我市道路交通经过多年的整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一直在我市各类事故中占比较高。对此,结合我市实际,《工作方案》围绕“人、车、路、企、救”的20项突出风险,提出74条防范措施,进一步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全链条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

针对交通安全,《工作方案》提出要利用智能化手段,运用大数据信息实现提示和警示作用,将安全提示、交通违法等信息推送地方情报显示板上;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加强“两客一危一重一面”等重点车辆的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查处非法网约车平台及非法网约车、非法派单等行为,组织运输、饮食、娱乐等行业开展“零酒驾”示范单位创建行动等多项措施,提升全民道路交通安全素质。

同时,《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百吨王”交通违法案件倒查机制,建立覆盖全市危运从业人员的“安全码”,并明确将加快《东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启动《东莞市品质道路详细设计导则》研究,以道路为基础提出统一标准指导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研究明确人非独立或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立分隔带的路权形式,以减少行人与非机动车之间的通行影响,保障慢行空间的行车安全性。

此外,在防范化解公共交通安全风险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大公交汽车停靠站范围的非法停车与占道治理力度,加强公交站台港湾式改造,结合城区片区实际情况,在片区内选取不少于20个站台开展港湾式改造,降低公交车停靠安全风险;要加快中心城区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建成100块公交电子站牌,初步实现公交电子站牌的规模化应用;要推进全市公交线网系统优化,2021年底前系统优化调整不少于60条公交线路,持续巩固全市村村通公交工作成果,从源头上化解货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