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国务院发文表扬东莞这两项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20年落实稳就业保民生、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6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30项奖励支持措施。

其中,东莞环境治理、财政预算两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将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获得奖励支持措施。

0000.jpg

通报指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拓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此次督查激励的地方名单共30组,包括22个省份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17个地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20个地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16个地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13个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政策落地等成效明显;4个省份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任务完成较好等。

其中,东莞占两组。一是环境治理成效明显,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是财政预算完成情况好,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环境治理成效↓

00.jpg

财政预算

02.jpg

下一页

据悉,过去三年,东莞在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改善、土壤污染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水环境质量方面,经过三年的治污攻坚,东莞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并实现达标,优良水体比例达57.1%(不计溶解氧),劣V类断面比例为0,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的约束性要求。2020年,东莞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变化幅度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创下“十三五”最好水平。

企石(光仔).jpg

另外,自东莞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后,东莞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2020年,东莞全年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达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市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9%,同比上升8.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1,同比改善21%。

同沙-绿化生态等图片(曹永富摄) (62).jpg

同时,重点行业治理初见成效,全面排查清理“散乱污”企业,累计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56453万家;累计完成8435家涉VOCs排放企业末端整治、2268家重点企业专家帮扶和销号整治、959家汽修企业全过程治理。

00000.jpg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东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双统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全市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其中,2020年东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4.68亿元,增长3.18%,完成预算的101.1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962.52亿元,下降1.54%。一增一降间,折射东莞财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