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6625!东莞成为广东第三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出炉,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莞成为广东第三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人口数达10466625人,仅次于广州和深圳。

中心广场0.jpg

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省21个地级以上市(以下简称市)的常住人口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一、地区人口

21个市中,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市有3个,在500万人至1000万人之间的市有6个,在300万人至500万人之间的市有5个,少于300万人的市有7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市合计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2]比重为50.14%。

分区域看,珠三角核心区人口为78014335人,占61.91%;沿海经济带东翼地区人口为16321051人,占12.95%;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人口为15758245人,占12.51%;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为15918879人,占12.63%。

1621038569(1).png

二、地区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1个市中,有15个市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市依次为: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惠州市,分别增加7136531人、5975805人、2304552人、2246388人、1445850人。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珠三角核心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8.04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东翼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3.16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2.10个百分点,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2.78个百分点。

三、全省人口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3749882人,占18.85%;15-59岁人口为86697562人,占68.80%;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565066人,占12.3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813000人,占8.5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1.9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5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6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79个百分点。21个市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市有8个,在60%-65%之间的市有6个,在60%以下的市有7个。16个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其中,1个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

1621038962(1).png

四、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78290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965096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71424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05441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214人上升为15699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7072人上升为1822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2913人下降为3548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2956人下降为20676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55年提高至10.38年。21个市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市有8个,在9年至10年之间的市有10个,在9年以下的市有3个。

1621039033(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