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块“超级磁铁”,吸引着全世界先进的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慕名前来。该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曾预言,“若干年后,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级的科学家将不会是意外。”如今,这样的预言逐渐成为现实。2019年至2020年,海外科学家沃尔夫冈博士和阿米尔博士相继来到东莞,加入散裂中子源。

沃尔夫冈来自德国,2010年获得德国汉堡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加入了慕尼黑工业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研X射线和中子散射技术在多铁性薄膜材料上的应用,是薄膜样品生长以及X射线和中子仪器领域的专家。2019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导师资质后,于同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童欣研究员团队的一员,致力于研发中子极化装置,供国内外研究人员使用。在东莞做科研期间,最让沃尔夫冈印象深刻的就是东莞的发展速度。

中国散裂中子海外源科学家沃尔夫冈:“我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里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事物都是新的,所有的事情都充满活力,设备装置都已经建好了。事实证明设想也确实成真了,过去两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所有事情都有崭新的面貌,东莞是个很棒的地方。”

今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南方先进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一流实验室入驻松山湖,紧邻中国散裂中子源。提及此,这位顶级科学家充满期待。
中国散裂中子海外源科学家沃尔夫冈:“如果你需要特殊的研究设备,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有设备的地方,这对聚集大批科学家到这里是很有好处的,这将有助于加强科学家们之间的交流,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来自印度的阿米尔,主修物理学并获得博士头衔,主攻磁性薄膜相关研究工作。2020年2月,他来到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进行新一阶段的博士后工作,主研极化中子与磁性薄膜在自旋电子学上的应用。他表示,尽管东莞的科研处于发展初期,在硬件上相对没有那么成熟,但东莞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人才水平和国外一流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中国散裂中子海外源科学家阿米尔:“我觉得在这里做科研工作很舒适,如果你有任何新的想法,你可以直接跟团队导师沟通,他会很同意你去尝试。如果你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找他解决,他会很支持你。在我们的团队,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每个人都很支持你,我很享受在这里学习、做科研。”

(记者 张忻珏 刘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