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东莞荷花文学奖评审结果揭晓。图为评审现场 通讯员 香雅怡 摄
5月30日,第八届东莞荷花文学奖终评会在桥头举行,大会评选出年度长篇小说奖等8个奖项。
“东莞荷花文学奖”是东莞市目前唯一一个纯文学大奖,也是全市最高文学奖。每两年举行一次,共设9个奖项。第八届东莞荷花文学奖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桥头镇人民政府、东莞日报社、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本届荷花文学奖在保持原来特色的基础上,对近两年东莞作家的创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盘点,文学莞军的创作实力得到彰显。
本届荷花文学奖自3月29日开始征稿,5月16日初评(共有25部作品进入终评)。5月30日进行了终评,将在6月底东莞桥头荷花节期间颁奖。
评委阵容强大
评选专业权威
为确保“荷花文学奖”办成一个专业权威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纯文学大奖,组委会高度重视初审评委、终审评委的人选,专门成立了“评委库”,收入了15~20名国内知名的、有代表性的学者、作家、评论家和编辑。每届评奖都从库中选取5名在国内文学界有影响力的专家担任终审评委。
荷花文学奖的终审评委都是担任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评委。
本届终审评委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主编吴义勤;广西壮族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东西;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李舫;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小说评论》主编王春林;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等5人组成,评委阵容强大。
这批终审评委,都曾担任过“茅盾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他们富有经验和影响力,评选专业权威公正,为第八届东莞荷花文学奖的评定品质提供可靠有力的保证。
文学莞军人才济济
作品水准与质量高
本届东莞荷花文学奖是对东莞文学2019年至2020年间的优秀作品的年度检阅。
评审结果显示,东莞文学又取得了重要新成果,一批新生代作家积极参评,表现不俗。
从参评的作品数量来看,作者对文学表现出持续的热情,对作品充满自信,积蓄了相当实力,收获成果丰硕。参评作品都是在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或具有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资质。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作家有实力有力作但没有申报(特别是一些已获奖过的作家没有参评),一些参评作品质量并不亚于获奖作品因为获奖名额限制而落选,这些作家组成了强大的文学莞军,彰显了东莞文学的整体力量。东莞文学创作队伍人才济济,充满活力与朝气,让荷花文学奖成为现象性文学事件。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终审评委谢有顺认为:“东莞是文学大市,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作品质量,在广东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
突破地域限制
体现开放包容
荷花文学奖开放包容,参评条件无户籍限制,在东莞生活或工作连续2年以上的作者(非东莞户籍作者提交最近两年在东莞的社保缴费清单)均可参加评选,特别是新莞人作家参评无差别对待,只要参评年度内在莞(年度内缴纳社保)即可。参评条件极具东莞精神,充分彰显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不仅受到本地作家及新莞人作家的热捧,还吸引了一批文学爱好者移居东莞,潜心创作。尤其是诗歌散文方面,作者关注如生命等更深层次内容,散文视野开阔,诗歌穿透力强,具有延伸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东西表示,参评作者籍贯广泛,证明东莞包容性强,整体作品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准。
评审揭秘
评奖公开透明
为确保评审的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追求卓越、宁缺毋滥”的原则,力争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展示我市文学创作的年度整体实力、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本届组委会邀请了东莞日报、中国网等一批主流媒体及桥头镇司法分局政府法律顾问现场全程跟踪、监督和见证评奖过程,并由法律界人士公证“评选结果真实有效”。#p#分页标题#e#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终审评委李舫因有公务在身没有抵达评审会现场,组委会在会场采取视频连线点评及投票,现场感十足,得到全体出席人员的肯定。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终审评委吴义勤评价说:“东莞文学生态良好,奖项对作家来说是一种吸引力,一种鼓励,更是精神上的肯定。荷花文学奖评奖氛围好,公开透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平台。”
有高度、有气度
东莞荷花文学奖以八届十六年的坚守,以“荷花”的名义,坚守文学精神高地,用文学的温情刻录时代变迁,彰显人文气质。十几年来,东莞作家的写作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东莞荷花文学奖坚持“追求卓越,宁缺毋滥”的原则,“出淤泥而不染”,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受到文学爱好者的追捧。
“东莞荷花文学奖是一个有高度、有气度的专业文学奖项。”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评价说。
推动东莞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
东莞荷花文学奖以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为指导单位,由东莞日报社、桥头镇人民政府和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桥头镇委镇政府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持续大力扶持文学艺术事业,三个主办单位强强合作,实现资源整合,高效有序举办赛事。荷花文学奖的创意,体现了政府的战略性眼光具有前瞻性,建设莞邑文化绿洲,推动东莞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吴义勤说:“东莞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同时文化发展也很迅猛。文学门类齐全,拥有一批代表性作家,拥有持续的创作力,可以称之为现象性的文学事件。政府对文化重视,拥有战略性眼光,呼应了‘十四五’规划中对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终评委李舫认为:“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多元,从中感受到东莞改革开放中喷薄而出的力量。”
“文学创作如荷花般挺拔多姿”
本届荷花文学奖的参评作品给茅盾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的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对荷花与文学融合的东莞文学高度赞赏,大家认为,作品坚守了文学的纯粹性和理想性,对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以荷花文学奖为引领的荷文化积淀深厚,底蕴厚实,体现了人民群众高尚的精神追求。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终评委李舫说:“荷花象征高洁、清雅,代表东莞文学的创作姿态,挺拔、多姿、有力量。”
获奖名单
年度长篇小说奖:吴诗娴《向上生长的城》
年度中篇小说奖:谢松良《幸福无期》
年度短篇小说奖:赵勤《教堂蓝》
年度小小说奖:刘庆华《别人怎么说》
年度诗歌奖:许晓雯《孤独是沉默的金子》
年度散文奖:莫华杰《苦涩年华》
年度报告文学奖:丁燕《岭南万户皆春色:广东精准扶贫纪实》
年度文学评论奖:刘定富(柳冬妩) 《韦丛芜的<君山>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
突出贡献奖空缺。
文字:邓文燕 通讯员 刘帆 香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