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系列访谈|常平: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奋力打造高品质东部中心

编者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始终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市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深调研、听民声、察民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工作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在莞邑大地掀起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的热潮。日前,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直媒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深入挖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性成效。本期“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我们走进常平。

mark_1615001189337236.jpg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平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特色、出实效,让广大党员补足精神之钙,汲取奋进之力,在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坚毅前行。

微信图片_20210627145810.jpg

寒溪河改造工程成效明显 年底将全部完工

寒溪河是常平的“母亲河”,承载着常平人的美丽乡愁。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环境保护重视不足,寒溪河一度变成了“臭水河”,成为了城市的“忧愁”。常平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寒溪河“一河两岸”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加紧实施推进。整个工程投入约8亿元,致力打造成为河流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标杆。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50%左右。

“这条河以前又臭又脏,还有很多蚊子,现在变化很大。”在河边居住了近10年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启动寒溪河一河两岸工程以来,河水水质有了明显变化,“给大家很舒畅的感觉,而且早晚散步也很舒服。”

微信图片_20210628114320_副本.jpg

常平镇党委书记刘裕昌表示,整个工程涉及堤防整治总长约9.29千米,改建沿线穿堤建筑物10处,河道清淤疏浚4.8千米,改扩建两岸道路约11.3千米,拆除重建阻水桥梁3座,整治排污口6处,建设两岸绿道和沿河景观飘台面积约13万平方米,致力打造成为河流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标杆。

“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50%左右,鹤舞园段已改造完成并向社会开放,成为常平乡亲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我们争取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

微信图片_20210627145842.jpg

12条重点民生项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寒溪河的蜕变是常平镇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常平镇坚持学以致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通过微信公众号、群众热线、镇领导班子驻点联系群众、“行走常平”等方式,共征集了133条“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形成清单,其中12条为镇重点民生项目,涵盖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教育、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扶贫济困、政务服务等方面。

微信图片_20210628114331_副本.jpg

其中,在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近年来,常平镇投入超20亿元,新建扩建12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8820个。今年,该镇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预计投入约6.4亿元,推动第二幼儿园等校舍工程建设,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城学校预计总投资达5亿元。

在强力推进品质交通攻坚行动方面,大力整治“停车难”问题,提升慢行交通服务品质,加大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加速推进X232线环常东路段等重点道路建设工程,全面完成莞番高速征收任务,加快莞番高速三期建设进程等。

微信图片_20210627145846.jpg

同时,常平镇大力支持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在常平国际创新港建立了常平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依托常平青年企业家协会,盘活社会资源,为粤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搭建了阵地平台。

“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动工作。我们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扎实细致抓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刘裕昌表示。

#p#分页标题#e#1615014682560932.jpg

奋力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

下来,常平镇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定信心,全力冲刺,努力推动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完成6%的目标,争取晋升400亿GDP俱乐部。同时,积极发展定制业态,推动常平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发展,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强化全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倾全镇之力加快“香港城”项目建设,强力推动水污染治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决兜好兜牢民生底线,奋力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

微信图片_20210628113104.jpg

(记者 吴智薇 何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