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正风华 赓续谱新篇|东莞全力打造“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01.jpg

“十四五”时期,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城市品质提升为“核”,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区域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把当地资源和优势连接到大湾区发展大盘中,实现区域经济高效循环,奋力擘画城市未来发展美好新蓝图。

未命名_副本.jpg

南沙大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新“动脉”

2019年4月2日,碧波万顷的狮子洋海面上,南沙大桥正式通车,成为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又一条新“动脉”。全长12.89公里的南沙大桥起于广州南沙东涌镇,经广州南沙、番禺区,穿越东莞港进入沙田镇,终点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相接。历经十年谋划,五年“智造”的南沙大桥在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纪录的同时,也见证着湾区城市加速互联互通新时代的到来。

南沙大桥营运负责人高严:“南沙大桥的开通,不但增强了物流、客流以及人流的疏通能力,而且对珠江东西两岸以及粤东粤西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是东莞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区,是串联广深港、沟通珠江两岸的重要节点,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东莞将在未来“畅”享湾区红利。

市交通局总工程师陈尚荣:“南沙大桥的通车,拉近东莞与广州的距离,特别是东莞的滨海湾片区和南沙自贸区的距离,从原来的约半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0分钟,这大大促进了两地产业、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融合。”

8.jpg

打造一体化高快速路网和轨道网

形成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

“十三五”期间,东莞加速打造了一体化高快速路网和轨道网,推动全市在地域空间、经济产业、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与大湾区城市群高度融合。在构建一体化高速路网方面,莞番高速一期工程、从莞高速约场北互通工程于2019年相继建成通车,2020年底深外环高速东莞段顺利通车,形成对接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

东莞路桥公司第三管理处主任叶子龙:“对东莞来讲,莞番高速和周边高速路网体系的建成,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动力引擎的作用。”

7.jpg

地铁、城际列车相继开通 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推进

2016年5月27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不仅标志着东莞迈入地铁城市,也拉开了我市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莞惠城际、穗深城际分别于2017年、2019年通车运营,随着东莞西站的同步落户,水乡居民的传统出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广铁集团京九客运段党委副书记徐晓辉:“穗深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加速了深圳、东莞、广州三地人流和物流的有效流动,大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9.jpg

完善跨市、市内路网互联互通 品质交通攻坚再提速

2021年,东莞将推动品质交通攻坚再提速,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00亿元,完善跨市路网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同时在市内建成中心城区首期62.5公里公交专用道,新改建100公里人行道,完成50个堵点治理。

11.jpg

市交通局总工程师陈尚荣:“在公交服务提升方面,我们今年还会持续优化中心城区、水乡片区、松山湖片区等片区公交线路。”

(记者 谢慧龙)#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