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始终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市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深调研、听民声、察民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工作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在莞邑大地掀起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的热潮。日前,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直媒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深入挖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性成效。本期“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我们一起走进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发改局聚焦粮食安全、用电收费、停车难、停车贵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从“小切口”入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开创新时代发改工作新局面。

聚焦惠民惠企 保障用电稳定
今年入夏以来全省出现电源性缺电,东莞用电负荷连创新高,因此我市出台了“开五停二”限电政策。这让刚刚接到大批订单的生益科技很是头疼,企业将相关情况上报发改部门寻求帮助。
“他们反应很快,我们有信息反馈报告上去之后,他们立刻就到我们公司现场调研。”说起市发改部门的快速反应,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经理万鹰峰连声称赞,“很快做出安排调配,令我们生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用电保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经济稳健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转。为切实做好全市用电保障工作,近年来,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聚焦惠民惠企,着力办好调整阶梯用电量标准、保障企业错峰用电、提升电源自给率等民生实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发改局作为能源主管部门,我们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惠明表示,“我们会同工信、供电等部门, 组织企业主动避峰,指导企业有效应对错峰用电问题。同时持续推进供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已批电厂的建设进度,积极向省争取将我市拟新建的几座电厂,纳入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我市电源自给率。”

▲我市拟新建5座电厂
为企业解决用电难题只是市发改局聚焦惠民惠企,保障用电稳定的其中一项举措。除此之外,市发改局还全力落实调整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努力解决电源自给率低问题。
在落实调整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方面,市发改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居民阶梯电价“一户多人口”问题,及时向省反映,推动省出台居民阶梯电价“一户多人口”政策,合理调整居民阶梯用电各档次用电量标准。同时,市发改局迅速会同市供电部门制定相关申请办理细则,简化申请和办理流程,提供多种便民办理渠道。目前,我市超过第一档用电量的户数约53万户,按20%家庭符合优惠条件、每户每月节约5元测算,每年可减轻居民用电负担约600万元。
在解决电源自给率低问题方面,市发改局积极向省争取支持将我市5座拟建电厂纳入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建设, “十四五”期间努力提升我市电源自给率,切实扭转我市电源过度依靠外电输入的局面。

聚焦便民服务 解决停车难题
东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40万辆,而停车位供给仅约160万个,市民对停车难、停车贵、充电不方便等问题反映强烈。市发改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聚焦便民服务,着力解决“停车难、停车贵”“充电不方便”等民生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加快停车位建设。把加快停车位建设作为重点攻坚民生项目,着力加快立项审批,优化路内路外停车设施审批程序,参照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做法,加速推进停车项目建设。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新增停车位约3.49万个,已建成3个重点停车示范项目。预计年内有望建成10个重点停车示范项目,新增停车位不少于6万个,将大大缓解停车难问题。同时引导停车场管理服务单位合理定价,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差别化政策,确定政府指导价管理工作原则,切实降低市民群众停车负担。
#p#分页标题#e#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充电设施服务可及性,更好地满足公众充电需要,今年计划新增公共充电桩800个,年底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数量将突破8000个。下来,市发改局将继续优化备案审批服务,推动充电桩加快建设布局。

▲角美粮库扩建工程
聚焦为民利民 确保粮油稳定
统筹发展和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市发改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聚焦为民利民,着力办好粮食集中储备改革、保价稳供、加强安全监管等民生实事,加快推进角美粮库建设、保障粮油物资储备安全、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六个重大”为抓手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叶惠明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发改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感党恩转化为担当作为的新动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突出抓重大平台谋划建设、抓重大战略贯彻落实、抓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抓重大规划编制实施、抓重大政策问题研究、抓重大改革统筹推进,聚焦粮食安全、用电收费、停车难停车贵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谋划一批便民、惠民、利民的项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记者 曹雪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