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东莞说①|东莞战疫闪电战

编者按

6月18日,我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莞坚决扛起抗疫政治责任,快严实应对处置,用了一个潜伏期时间就有效控制住疫情,7月5日实现中风险等级地区清零,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在这次本土疫情防控中,东莞可谓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为全面回顾这场“战斗”,在接下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凝聚更加奋发有为抓好“双统筹”,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强大力量,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战疫’东莞说”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一座城市,面对传播力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从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有效控制疫情,要多少时间?

千万人口之城东莞的答卷是:一个潜伏期时间。

作为全国首批正面与德尔塔变异毒株较量的城市之一,东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广东工作组和省专家组的科学精准指导下,坚决扛起抗疫政治责任,快严实应对处置。

从6月18日报告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到7月5日全市中风险地区清零,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连续作战。16个小时内完成1117.95万人核酸采样,东莞速度创造全国纪录;创新做法,推动全国首宗高校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置……

千万人的家园意识,千万人的主人翁精神,守护了这座城!

■医护人员为市民验核酸

1 正面较量变异毒株的东莞担当

6月18日凌晨5时许,东莞这座城市的绝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南城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仲衡。

“康华医院发热门诊筛查发现一名发热患者李某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步结果阳性!”电话里传来突发的消息。

经过复核,李某某于18日当天被确诊。基因组测序显示,确诊病例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毒株。这是一种凶猛的变异毒株,传播力更强。

东莞也成为全国首批正面与德尔塔变异毒株较量的城市之一。

这是一场疫情防控硬仗。东莞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筹指挥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广东工作组和省专家组的科学精准指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抗疫政治责任,快严实应对处置。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成立由市委书记肖亚非任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吕成蹊任副总指挥长的涉疫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市领导每天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带头冲锋、靠前指挥,科学研判、统筹推进,始终抓牢掌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挥中枢作用,通宵达旦成为常态。他们抓决策部署、抓协调调度、抓重点关键、抓督促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快而不乱、忙而有序、严而又实。

在市委组织部倡议下,82个市直单位(系统)在短短3小时内就组建由5610名党员干部职工参加的市直机关抗疫工作队。

市政府新闻办前后召开7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新闻媒体采用融媒体形式,及时宣传东莞防疫政策,全力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高举党旗、奋勇向前,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不畏暴雨高温,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全市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连续作战,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用一个潜伏期时间就有效控制住疫情。

7月5日,东莞实现中风险等级地区清零,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

2 切断病毒传播链条的东莞招数

南城街道是最早的主战场。6月18日凌晨,张仲衡在得到李某某初筛阳性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向街道汇报,并立即赶赴现场,组织辖区疾控人员开展流调工作,2小时内基本掌握病例及重点区域基本情况。

南城街道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往病例居住的百悦尚城小区,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组建的9个工作小组高效运转,组织力量对百悦尚城进行管控,迅速开展重点人员核酸筛查,对病例住所进行消毒前后对比采样,小区外环境采样,快速完成环境消杀。#p#分页标题#e#

与此同时,南城街道动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三人小组、基干民兵、志愿者、民警、医护人员等超过3000人迅速奔赴各自岗位。

6月18日天亮后,南城6个区域实施封闭管理,共涉及6092人。35个小区实施封控管理,共涉及63964人。进行首次全员核酸检测,完成采样48.92万人,结果全部为阴性。

在麻涌,6月18日对3个重点区域实施封闭管理。两天后,麻涌报告1例确诊病例,即对全镇各出入口实施围闭,实行“只进不出”封闭管控。

南城、麻涌的应急处置,是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坚持“一盘棋”思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一个侧影。

东莞快速细致抓好流调工作,组建480人的流调队伍,第一时间掌握关键信息,与深圳协调作战,通过现场流调与大数据对比,迅速锁定重点人群,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流调就是与病毒赛跑。”刚刚援藏回莞的黄振宇就是一名流调人员,当发现确诊患者李某某与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以下简称“新华学院”)的学生,在麻涌星河城市广场麦当劳有交集时,他连夜带队前往该校,从1.6万余名师生中甄别出所有密切接触者,并“圈”出了后来被确诊的学生贾某某和井某。

此外,东莞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严控人员离莞出省,防范疫情外溢风险。

6月底的中考,东莞研究确定7方面工作措施,让6.6万名学生顺利参加中考,让8.8万名学生顺利参加初二学业考试。

3 创全国纪录的核酸检测“东莞速度”

大规模核酸检测,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手段。

东莞严密高效开展核酸筛查。6月18日至19日上午,东莞对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涉及的莞城、东城、万江、南城、麻涌5个镇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6月20日,麻涌报告新华学院学生贾某某确诊。本次疫情确诊第二例病例。有关应急措施迅速跟进,并对麻涌再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同一天,长安、虎门、大岭山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6月21日,东莞开展疫情发生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核酸检测。这一天,要完成除了长安、虎门、大岭山、麻涌外,其他镇街(园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兄弟城市的守望相助下,东莞在16个小时内完成核酸采样1117.95万份,检测速度创造了全国纪录。更令人振奋的是,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在短短时间内,数百万居民接受测试,真的了不起!”在东莞生活了将近20年,来自哥伦比亚的英语教师高飞(Fernando Munoz)在接受大规模核酸检测后说。

为进一步排查风险,阻断可能的疫情传播链条,6月25日,东莞在松山湖、大岭山、虎门、长安又进行了一轮全员核酸筛查,检测结果也全部为阴性。

在封闭封控区,自6月18日开始先后进行多轮核酸检测。6月24日,对麻涌全员以及南城、东城的封闭封控区人员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共筛查约38万人,结果全部为阴性。

经综合评估,6月25日,东莞对除了麻涌以外的全市封控区管控的住宅小区进行解封。6月27日,对13个封闭管理区域进行解封,对麻涌的封控小区进行解封。南城、东城的学校相继复课,有关医院全面恢复诊疗工作。

7月3日,麻涌开展第五轮核酸检测。南城百悦尚城小区2栋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7月5日,新华学院解封,同时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至此,东莞辖区范围已全部为低风险地区。当天,东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东莞本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4 全国首宗高校疫情的应对之道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解封了!”7月5日清晨,一则通知打破了新华学院的宁静,宣告10多天的封闭管理正式结束。

6月20日,新华学院学生贾某某确诊,学校封闭校区。6月21日,贾某某的同学井某确诊。

这是全国首宗高校疫情。对东莞来说,没有先例可循,处置压力可想而知。

越是艰险越向前。东莞与省教育厅联合成立新华学院工作专班。制定《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封闭封控方案》,创新细分封闭管理、封控管理、严格管控三个阶段,明确各阶段的措施要求,开展分级管理。

东莞与省教育厅、新华学院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调动省内其他高校力量,集中抓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服务保障。组建含4名顶级心理学专家在内的47人心理危机干预团队进驻学校,全面开展心理测评,对重点学生实施“一人一策”。#p#分页标题#e#

6月25日,麻涌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致广州新华学院全体学子的一封信》,传递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

师生的一日三餐,更是毫不马虎。6月26日上午,全新的“豪华”“抗疫菜单”,引发学生们热烈讨论,纷纷点赞。隔离期间,师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新华学院不是一座孤岛,我们也不是孤独的小船。隔离期间,我们感受到满满的关怀。”该校护理学院学生陈文敏说。

7月1日,全校党员干部、师生通过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共同感受党的百年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战斗力,凝聚更强抗疫合力。

7月10日,最后一批学生走出校门安全回家。全国首宗高校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置。

5 迅速处置疫情的东莞力量

心中有大义,凡人皆英雄。

面对疫情,“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等迅速集结,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他们采集核酸、救治患者;连续作战、不辞辛劳。在高温环境下,56岁的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庆伟在金域华府小区采集核酸五个多小时,当大家劝他休息一下时,他说:“早已做好了从白天战斗到黑夜再到白天的准备。”大雨滂沱中,石排社卫中心护士黄雪仪什么都没想,抱起装着核酸样本的箱子,拼命往屋檐下跑……

公安民警逆向而行。南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情报中队队长叶志伟在连续没有睡觉的32个小时里,和同事们一起核查了6402名重点人员。当中考来临,交警部门全力做好中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保障。

市直机关抗疫工作队冲锋在前,5610名党员干部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城管队员、网格员、专职安全员、志愿者、民兵、社工、义警、物管人员……他们穿着蓝、黄、绿、紫等不同颜色的制服或马甲,在每一个“战场”忙碌不停,在市民与医护人员之间架起一座安全有序的“彩虹桥”。

在市委组织部倡议下,封闭封控小区内上千名党员积极响应号召,亮身份、当先锋。东莞同时还做好防疫情境外输入工作。

一支支队伍汇聚集结,不同力量合而为一,凝聚起抗疫的澎湃力量。

6 面对疫情东莞没有旁观者

6月21日晚,全员核酸检测正在进行,天气骤变,不少镇街大雨倾盆,但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没有撤退,正在排队的市民也在继续等待。当天早上7点多,艳阳高照,核酸采样还没开始,不少市民已前往检测点排队。

疫情面前,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配合防控。东莞没有旁观者。

“晚上9点在朋友圈紧急招募爱心司机运送核酸检测物资,提供后勤保障。本来只需要6名司机,但不到一个小时,有近100人响应号召。”南城志愿者协会会长王庆余动情地告诉记者。据统计,仅6月18日12时至19日12时,全市参与防疫工作的志愿者就达2000余人次,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

疫情面前,广大市民对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付出看在眼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支持和感谢。

“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在香市中学核酸检测采样点,学生们用信件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感谢。市第六人民医院完成一所学校3500人次的采样后,师生夹道欢送……

东莞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本次疫情,处处体现着千万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散发着千万市民的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疫情还未结束,东莞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守护这座城,需要1000多万城市主人一如既往,同舟共济。

“战疫”时间线

6月18日:东莞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李某某。

6月19日:13个封闭重点区域核酸采样9410人,全部阴性。

6月20日:麻涌镇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贾某某。当晚麻涌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

#p#分页标题#e#6月21日: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6月22日:麻涌镇报告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井某。

29个镇街(园区)核酸采样1116.21万人,结果全部为阴性。

6月23日:东莞本土0新增。

6月25日:东莞连续三天本土0新增。

对中封控区(麻涌镇除外)管控的住宅小区进行解封。

东莞封闭封控区新一轮核酸筛查38万人,全阴。

6月27日:13个封闭管理的重点区域解封;麻涌镇执行风控管理的住宅小区解封。

6月28日:东莞连续6天本土无新增。

6月30日:国家、广东省有关专家表示,深圳东莞“6·14”疫情社区传播已阻断。

7月5日:东莞辖区范围已全部为低风险地区。

东莞第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东莞本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文字:首席记者 林朝丰 记者 李广 刘志斌 袁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