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学用结合,以学党史深化悟思想,以悟思想促进办实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落实在“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当中,切实做到“在学习教育中同部署、在一线调研中同推进、在强化工作中同落实”。

7月13日—14日两天,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召开“品质文化之都”半年工作总结交流会。会议重点听取了上半年工作成效、亮点,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的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以及“品质文化之都”建设50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结合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下阶段“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品质文化之都”攻坚提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

7月13日—14日两天,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召开“品质文化之都”半年工作总结交流会。会议重点听取了上半年工作成效、亮点,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的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以及“品质文化之都”建设50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结合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下阶段“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品质文化之都”攻坚提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

上半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面向基层和社会群众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意见建议征集,梳理文广旅体系统“红色党旗飘”,“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清单,涉及公共文化设施、全民健身、艺术普及等25个方面64个群众“急难愁盼”具体事项,同时明确每个事项目标要求和责任党支部,落实到“品质文化之都”建设项目当中,由对应的科室及直属单位认领,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上半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结合起来,确定了9个方面50项重点工作任务,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推动“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文旅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促进龙头文旅项目加快落地;
文化设施新格局加快构建——按照“中心引领、片区协同、节点开花、串珠成链”的格局构建现代文化设施网络,高标准启动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在石龙建设国家级举重专题体育博物馆,加快筹建龙舟文化传承中心;
历史文化新活力得到焕发——推出10条红色主题旅游通线路,加快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升级,非遗进校园、“新时代明伦堂”文博主题讲座等活动成功举办;
文化服务实现新发展——加快建设共享文化空间、城市阅读驿站(含粤书吧)、绘本馆等120多个公共文化空间;
体育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宏远男篮夺得第十一冠,培养的运动员在羽毛球、举重、竞走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会议要求,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探索创新“我为群众办实事”方式方法,努力推动“品质文化之都”建设提质增效、出新出彩。一是增强学习创新能力,时刻保持工作的前瞻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提升政治判断力,切实想在前面、落到心坎,主动对接群众所需、所盼,不断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前瞻性、针对性。二是增强主动谋划能力,始终保持工作的危机感。要不折不扣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开展新一轮“深调研”,拿出硬招实招,切实把思路转化为“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的一项项具体举措。三是提高末端执行能力,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工作要一抓到底,落实到人,切实打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