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东莞说③|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东莞全员核酸检测,16小时完成检测1117.95万人;快准严应对处置,用一个潜伏期时间有效控制住疫情……成绩背后离不开包括卫生健康、公安、基层网格等各条战线上的党员的无私奉献。

党员干部学史力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在疫情大考中,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抗疫答卷。

闻令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6月18日-20日,东莞三天报告2例本地确诊病例,东莞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全面阻断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和损失。

一声号令,全市党员干部奔赴抗疫一线。34个镇街(园区)党(工)委和593个村(社区)党组织组建“驻村工作队+村(社区)党组织+网格管理员+党员志愿者”工作团队,1万多名镇街驻点工作人员连夜行动,迅速落实采样点设置、搭建帐篷、运送物资、组建应急队伍等工作,为做好核酸检测做足准备。

王仙福是一名民警,结束护学岗勤务后,还没来得及休整,听到组织召唤,立即加入支援南城突击队,突击队51名民警穿上“白色战疫服”,分赴百悦尚城小区、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百安中心写字楼、汇一城公寓、香槟公寓等区域开展疫情防控。

而住在百悦尚城的34名民警,即使身在封闭区,仍主动作为。在民警段学鹏、黄淑娟的张罗下,迅速组建一支小分队,与小区外执勤民警张富庆取得联系,突击队队员、社区志愿者、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等守望相助,打通百悦尚城物资保障“最后100米”,小区3000多住户完全实现无接触配送物资到家门口。

市公安局数据显示,6月21日当天,全市就有3265名民警、9504名辅警、15350名义警,面对烈日暴雨,坚守战疫一线护航。

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组建抗疫工作队的倡议,得到市直机关单位积极响应,党员干部踊跃报名。东莞市人社局宣传科副科长蒋周告诉记者:“晚上10时左右看到倡议,一个小时内单位就有200多人报名。”三个小时内,全市82个市直机关5610名“红马甲”汇聚党旗下,组成市直机关抗疫工作队。

6月21日早上8点,全市2000多个核酸检测点,处处可见佩戴党徽的“红马甲”,他们协助信息登记、维护现场秩序、安抚小孩老人……

■党员志愿者引导群众做核酸采样

党旗飘扬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一个堡垒。防疫一线在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

6月20日晚,东莞日报社党委快速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一方面,广泛发动党员干部职工支援东莞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连夜组织113名工作队员奔赴一线支援核酸检测。另一方面,迅速抽调76名采编人员组成报道专班,短时间内发布全媒体稿件数百篇,新媒体作品数十个,营造了良好的战疫舆论氛围。

在长安镇长盛社区核酸采集点,入党26年的51岁全科医生高胜利,身着防护服,护目镜上缀满了汗珠。连续采样4个小时后,他休息时说:“我带了4件上衣,衣服湿透了才换,毕竟防护服脱了就不能用了,核酸检测工作要紧。”当天,东莞有16000多名医护人员战斗在采样一线,为疫情防控筑起牢固防线。

在谢岗,网格管理员赵智聪正在协助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但是他和在场的同事一样,毫无怨言,毅然“硬顶上”。收到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后,全市近万名网格管理员主动取消休假,加入护航采集行动中。

疫情当前,各个基层武装部党员干部一呼百应,组建民兵队伍投入抗疫一线。袁柱峰是今年茶山镇新入队的民兵,“平时为民,战时即兵,上一线打头阵,为民解忧纾困。”身穿迷彩服、戴上“民兵”臂章,忙碌的民兵亦是核酸检测战场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厚街湖景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一名中年男子推着“改装”的轮椅缓缓走来,来自湖南的他在厚街工作生活,轮椅上是他78岁的老母亲。市水务集团党员志愿者见到困难老人,马上上前帮忙推轮椅,引至绿色通道,大家用行动诠释国企责任与担当。

在这场疫情“大考”的背后,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汇聚在党旗下,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获得群众点赞。

■医护人员为学生做核酸采样 市卫健局供图

#p#分页标题#e#冲锋在前

困难时刻,党员先上,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东莞将支援抗疫一线作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激励广大党员走在前、作表率。

封控不封情,隔离不隔爱。对疫情防控重点区域,东莞坚持党组织第一时间覆盖,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针对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疫情,迅速组建广州新华学院省、市联合工作专班,成立麻涌镇政府机关驻广州新华学院疫情处置工作专班临时党支部、广州新华学院临时党总支和三个下设临时党支部、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同心抗疫队两个临时党支部等临时党支部(总支),统筹做好校园管控、校园稳定、人员落地和转运、核酸检测、医疗处置、垃圾清运、个人防护、心理健康等抗疫工作,确保上万人隔离却不隔心。

居住在封闭区封控区的党员一刻也闲不住。住在封控区的市委宣传部14名党员把学史力行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深深扎根、付诸行动。他们有的挺身而出,率先在所在小区发起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城市亮丽的风景;有的坚持宅家不离岗,通过网络办公、电话办公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有力展现宣传系统的责任担当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小区封控第三天,东莞市人社局机关党委委员、社保基金中心副主任麦瑞玲主动报名参加小区志愿者组织。“沿着小区巡逻,督促业主戴口罩;上门看望独居老人,询问他们是否需要生活帮助;协助物业管理人员派发快递和团购生活用品食物……”麦瑞玲忙得充实而快乐。

百悦尚城小区封闭后,南城医院康复科医生吴罡充分发挥医学特长,在小区里搭建了由2个集装箱组成的医疗站,虽然占地仅15平方米,却给小区内的居民带来了坚实的健康保障和抗疫信心。

像吴罡一样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封闭、封控区党员不在少数。6月24日一大早,在封控小区内,东莞市政协副主席蒋小莺身着“红马甲”,与同为市直机关党员的丈夫来到核酸采样现场,向居民讲解防疫政策,演示怎样使用粤康码和葵花码,记录参检居民的楼栋号和房号……忙得不可开交。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主动上前引导他们走绿色通道;有的居民不会使用葵花码,她掏出手机手把手地教。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莞这次疫情防控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力、动员力、凝聚力、向心力,背后的秘密是建立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形成了统筹协调各方、团结凝聚群众的中枢神经。

封闭、封控区域内的1500多名党员主动亮身份、冲锋在前,带头发挥落实“遵守防控纪律、服务防疫大局、联系服务群众”三个表率作用,协助小区开展人口排查、卡口值守、核酸检测等工作。带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热心市民中的党员志愿者也积极投身抗疫。“红马甲”“民兵绿”“医护白”成为群众心目中可信赖、可依靠的亮丽色彩,党群合力,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了基础。

文字:周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