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全体党员干部都下沉一线,经常深入企业、基层调研走访,从帮助企业增资扩产、赋能产业园区招商、开展云招商云服务等方面,用心用情为广大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增资扩产难题,今年一开年,我们筛选了近460家企业进行逐一走访,共收集了有新增用地需求的增资扩产项目194宗,推动一批项目签约和落地。企业普遍反映,增资扩产落地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进一步坚定了在东莞扎根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顺娇表示。该局将加快推进“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协议投资突破1.5万亿元、实际投资突破7500亿元。

■陈顺娇
■对话
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顺娇:
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协议投资突破1.5万亿元、实际投资突破7500亿元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能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谈谈您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感想?
陈顺娇: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做好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行动方案送审稿,重点围绕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外商投资、增资扩产、产业平台等五大领域,加快推进产业链高级化、产业数字化、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东莞在“双万”城市的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投促局是招商主管部门,在为民为企办实事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
陈顺娇: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全体党员干部都下沉一线,经常深入企业、基层调研走访,从帮助企业增资扩产、赋能产业园区招商、开展云招商云服务等方面,用心用情为广大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助力增资扩产提速。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增资扩产难题,今年一开年,我们筛选了近460家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先进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前50强外资企业进行逐一走访,共收集了有新增用地需求的增资扩产项目达194宗。6月下旬,我们再次走访了近40家外资百强企业,精准掌握企业增资扩产意愿和需求。通过分类分级建立全市增资扩产项目库,建立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力地推动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地。上半年,全市共推动40宗增资扩产项目完成选址,60宗亿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签约,协议投资近260亿元。
二是赋能产业平台招商。目前,我市有各类产业平台85个,总建筑面积约3403万平方米。但由于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难以对接优质企业资源,平台效益普遍不高。为此,我们进一步强化统筹管理,认定了31个市重点招商园区,统筹低成本空间近70万平方米。组织产业平台赴外地开展3场推介活动,组织3批次企业开展投资考察,对接企业近300家,成功引进了冰岛ISEY SKYR乳酪项目等一批高成长性项目和优质企业,平台效益进一步提升。
三是开展云招商云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针对投资客商线上交流和服务的需求,我们依托“莞小投”智慧投资云平台,绘制了“读地云图”“园区云图”“产业云图”,打造了招商政策库、招商资讯库、投资合作库,在线即可获取我市用地资源、园区资源、产业分布等信息,初步实现“云招商”对接,用户量已达45万人次。此外,还开设了“投资东莞”视频号,形成“公众号+视频号+云平台”矩阵,为投资客商提供云资讯和云服务。

■东莞市东坑镇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新局?
陈顺娇:招商引资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产业投资占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半壁江山”,加大产业项目投资对全市促增长、增后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将加快推进“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协议投资突破1.5万亿元、实际投资突破7500亿元。
一是全力以赴招引龙头企业。加快出台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排名前十的龙头企业,重大发展平台重点招引50亿-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各镇街重点招引30亿-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三年内实现园区、镇街龙头企业全覆盖。
#p#分页标题#e#二是大力促进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围绕产业链招商图谱,聚焦重点目标企业,大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精准招商。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项目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规范项目准入标准和工作流程。
三是全力推进外商投资增速提质。强化外资招商统筹,制定促进外商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立外资多元评价指标,鼓励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业务,瞄准外资高端服务业项目、商贸平台项目、类金融业项目,定期赴外登门招商,提高我市利用外资规模。
四是加快推动增资扩产项目落地。建立重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库,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增资扩产用地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增资扩产项目优先纳入市重大项目管理。
五是加快推动产业平台提质增效。制定产业平台管理扶持办法,赋能产业平台招商,对主导产业集聚度高、引进企业质量优、产值税收贡献大的产业平台,择优认定为“特色产业园区”。
六是持续营造浩大招商声势。高规格举办全球招商大会;依托重点平台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量身定制若干个黄金投资线路图;强化对土地、空间、产业等各类资源统筹,创新投资供需对接模式。
■实践案例
深入企业走访
满足增资扩产需求
新能德公司是我市一家外资龙头企业。今年年初,市投资促进局赴东坑镇开展增资扩产企业专项走访工作时,了解到新能德公司有增资扩产意愿,立即安排专人对接,全程跟踪服务。经多方努力,项目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完成选址等程序,于7月16日成功签约,总投资6.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5亿元,成为今年迄今最大的合同外资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年税收约2亿元。
类似新能德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为满足企业需求,今年3月,市投资促进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摸查组,分8个小组前往492家企业逐家进行走访摸查,精准掌握企业增资意愿和发展需求,共收集到增资扩产项目194宗,涉及投资金额1017.09亿元。6月下旬再次走访近40家市内外资百强企业,两天内召开4场推进会。经过市镇两级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推动40宗项目完成选址,60宗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协议投资近260亿元,其中涉及上市企业募投项目11宗。企业普遍反映,增资扩产落地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进一步坚定了在东莞扎根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企业心声
“在新一代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带动下,我们公司的产能和效益呈现双增长,现有产能达不到发展需求,增资扩产需求迫切。在市投资促进局和东坑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增资扩产用地需求得到快速解决。目前,我们已经与镇政府签订投资协议,进展比预期要快。东莞政府部门高效的服务和决策,是我们企业在这里长远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新能德公司相关负责人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