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积极探索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级,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释放出人才“乘数效应”,源源不断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莞创业。近年来,东莞积极推进“蓝火博士生工作团”东莞分团合作项目,用好人才第一资源,谋划高质量发展。

“蓝火博士生工作团”东莞分团是东莞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合作的项目。每年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博士生,分别进驻东莞各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点科技服务工作。

今年,2021年“蓝火博士生工作团”东莞分团中,30名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博士生集聚东莞,进驻市内1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其中,有20多人选择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位于松山湖的企事业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代表黄泽棋:“东莞这座城市是现在硬科技时代、科技先行的一个示范地,它有着很好的人才资源,现在还有很好的吸引人才的政策。我当然希望能够留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继续科研,留在东莞这座城市,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为社会创造出一些价值。”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博士后蒋兴奋:“博士期间我就在高能所就读,当时政府就会给我们每个月一些补助;人才房方面,当时给我们提供了公寓申请机会。”

最近,《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东莞松山湖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管理规定》陆续出台,其中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可给予1.5万—20万元补贴。此外,据统计,松山湖共有人才房17968套、公租房14016套。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1300多套人才公寓也可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研究员缪平:“地方政府给我们的支持非常大,不仅是在科研上面,在我们的生活上,比如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居住环境,松山湖非常漂亮。另外,对于我们的子女上学,也给予了非常好的教育资源方面的帮助。”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人力资源办公室副主任方秀华:“我们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包括东莞市和松山湖多项人才政策的支持,在博士后的招生方面,近几年都是成倍的规模增长。我们预计三年之后,我们的规模累计可以达到将100多到200人的规模。”

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全市人才总量258.4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18.3万人,其中,高端人才940人,“双聘”院士2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名,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9名,东莞市特色人才444名。
(记者 阳玉明 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