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再发力!东莞与18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

未命名_副本.jpg

今天(9月23日)上午,“链群对接 共同成长”——2021年东莞市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会在会展酒店举行。会议组织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高校、人力资源机构及重点企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学研对接和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加快人才引进和储备,进一步完善东莞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jpg

强强联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18所(次)高校达成合作协议

会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汤丽华与四川农业大学、湘潭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代表签订《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合作协议书》。

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与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华中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与水乡新能源产业基地;华中科技大学与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通过云端连线参与签约,分别签订《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合作协议书》。

“合作前期,我们结合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情况和人才地图数据分析,同时发动8个国内人才工作站,推荐具备与东莞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专业和学科的高校进行对接。”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刘越峰表示,签订《合作协议书》后,高校将及时通知人社部门、产业基地校园招聘会信息,并积极向广大学生宣传人社部门、产业基地所在城市的发展情况、政策和服务情况,鼓励学生到乙方城市实习、见习和工作;人社部门、产业基地积极组织东莞企业前往高校进行招才引智,为高校学生来莞工作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持,并及时同步最新政策信息到高校等。

参与签约的还有4家重点企业和2家人力资源机构。签约代表之一、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韩志祥表示,“松山湖高新区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包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这几块领域都需要一批高层次人才来为基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是对新的产业、新的技术这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基地和高校之间建立起人才输送的平台、渠道,对下来我们招引各类的专业人才会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2.jpg

面向6600家中小企业推出人力资源创新服务

本次活动中,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智联招聘集团达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协议,推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服务项目。“这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项目。我们将面向6600家中小企业提供平台线上使用权益名额,企业申报成功后即可在平台进行企业展示、人才互动沟通、人才挖掘、获取求职意向等。”智联招聘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戈介绍,机构还将组织各镇街中小企业开展培训赋能活动,培训内容围绕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板块设置、招聘市场分析、平台操作技巧指导等,协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跟求职者接触沟通,提升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效果。

据了解,下来市人社局将以“人气东莞 成长之城”为主题,打造人力人才引育服务城市品牌,塑造“就业、用工、技能、人才、产业、保障、环境、服务”八大成长生态,继续推动重点高校、人力资源机构与我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沟通对接,推动政府政策、企业资源对高校以及各类人才叠加释放,加快人才引进和储备,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