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急性心梗疾病越来越高发,很多年轻的生命因急性心梗戛然而止。大家熟知的球星迭戈·马拉多纳,便是因心梗去世。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专家叶健烽介绍,心梗早期症状主要有四个,“三高人群”、压力过大的人都是高危人群。普通人应该提高心梗相关知识,预防心梗的发生。
急性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冠状动脉堵塞,引发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心肌坏死。
急性心梗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发病2小时内开通心脏的冠状动脉,实现冠脉血运重建,是成功救治患者、挽救心肌的最好选择。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缺乏心梗预防和急救的相关知识,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令人痛心。
因此,掌握心梗的相关科普知识,对每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具体到东莞,心梗疾病也呈高发趋势。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救治心梗患者,目前,东莞绝大部分二级及以上医院已经成立了“胸痛中心”,部分还成功创建了“国家胸痛中心”。
在东莞很多医院,进了大门便可以看到“胸痛急救”的指示牌,目的就是为了让心梗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急救。
此外,东莞大部分镇街医院都拥有心梗急救的能力,且已经和上级或下级医院组建了区域性的心梗急救网络。即使部分镇街医院没有心梗急救能力,它们对心梗的早期识别和判断能力也很强,会尽快送到附近有急救能力的医院。
心肌梗死典型的症状为胸痛、胸闷、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等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喉咙紧箍感、下颌痛、牙痛、左臂内侧(左环指、左小指)疼痛等。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就有前驱症状,那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最后警告。
所以,当出现以上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症状时,一定要到就近医院的胸痛中心就诊,尽快明确胸痛的原因,千万不要拖延。
心梗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哪些人容易得心梗?来听听叶健烽的讲解。
心梗早期症状主要有四个
第一是胸痛。它是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之一,多发于饱餐、情绪激动、运动、用力排便后,如果持续不缓解,或在休息时突发胸闷、胸痛,则高度怀疑属于心梗的先兆。
第二是心绞痛加重。心梗的病人大多原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假若心绞痛在近一个月内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之前更加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持续时间较以前长,这是临床上所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特别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第三是上腹、肩背痛,伴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在心梗发生时的疼痛不典型,表现为突发上腹痛、肩背痛,甚至牙痛,不能得到缓解时,也会诱发一系列的全身症状,例如:冷汗、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如果疼痛并伴有这些症状存在时,有可能属于心肌梗死发生的状态。
第四是全身乏力,冷汗。部分心梗病人在发作前没有其它不适,突然出现憋闷、乏力、冷汗,伴有心慌、气紧等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当发现上述类似症状,则可能是心梗发生的前兆。
这四类人容易得心梗
1、“三高人群”。运动少、暴饮暴食、吃的太油腻,是我们现代人的通病,从而造成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人群的增多,而这些疾病恰恰又是心梗的加速器。
2、吸烟人群。吸烟不仅会使血管变硬,还会诱发肺癌。长期吸烟可能导致动脉的硬化、血管闭塞,诱发心梗。
3、久坐少运动的人。在中青年人群中,心梗高发于一些脑力劳动者居多。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好好休息一下,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4、压力过大的人群。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堆积在一起,往往会使人感到精神紧张,这个时候,身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引起心梗的发作。
心梗发作如何处理?
1.如果是身边的人心梗发作,千万别乱搬动患者,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20,可以在急救医生的电话指导下对病人展开救治。
2.心梗发作不要过于惊慌,应尽量冷静下来(惊慌反而会使症状变得更严重),解开衣领,平躺或坐下休息,减少活动。
3.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此时应缓慢做深呼吸,如果口中有异物或者假牙,应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4.心梗发作,服用硝酸甘油要慎重,如果患者血压偏低,或脉搏跳动微弱、头晕、大汗等,不建议盲目服用硝酸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