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发布《拟认定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示公告》。按照相关要求,在各省(区、市)推荐和专家评审基础上,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共同审核,拟认定全国100个乡(镇)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全国1000个村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其中,常平镇桥梓村入选拟认定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党建引领,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
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桥梓村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行《桥梓村“1+9”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隐患排查、洁净城市和河湖保洁活动、“两违”整治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去,努力建设和谐善治的美丽乡村。
桥梓村党委书记周建安介绍,乡村治理不仅要依法治理,还要发挥村民自治的力量。因此,该村以自治为基础,不断完善农村自治章程,重新修订《桥梓村村规民约》等,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党务村务公开,切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村民依法依规、高度自治。
为进一步整合村内各类法律服务资源,该村通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引进驻村律师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等方式,为广大村民提供坚实可靠的法治保障。此外,该村警务室每月举行“以案说防”宣传活动,深入企业工厂及学校普及安全生产、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等知识,进一步增强村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除了各项制度建设外,该村还注重村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建成桥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盘活桥梓村综合服务中心现有资源,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和体育服务等五大服务平台,组织开展道德讲堂、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夏令营、妇女糕点制作、“周氏童生”小导游特色培训、家庭健康讲座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为环卫工作者、退休长者以及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免费早餐。“桥梓免费爱心粥”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为约10万人次提供就餐服务。
民生为重,乡村治理成效显著
悠悠爱莲湖波澜不惊,红石青砖的古建筑参差错落,草木萌动、繁花盛开,目光所及尽是这座古村的秀美与灵动。
近年来,桥梓村聚焦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收入不断壮大,乡村面貌大大改善,村民幸福感提档升级。2021年上半年,桥梓村经营性收入2366万元,纯收入1963万元,同比去年增长32.19%。
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该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爱莲湖中心广场工程、大围路车行道升级工程等。同时定期开展“行走桥梓”“洁净城市”活动日等系列活动,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全面开展“六乱”整治行动,打造了干净、有序的村居环境。曾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等国家、省、市级荣誉。
近三年来,该村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招牌66块、雨蓬34个,清扫房前屋后杂草杂物、积存垃圾3543处,清理沟渠池塘淤泥、漂浮物、障碍物8326处,并对旧村部分前屋后院、村道巷道、闲置空地实施覆绿,新种植或更换乔木、灌木约200棵,见缝插绿700平方米,种植地被1000多平方米。
周建安表示,下来,该村将大力推进桥城工业区“工改工”建设,计划建设20多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引进具发展前景的核心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传承利用好村内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