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理+强整治!东莞严管严控非法泥头车

随着东莞加快速度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新一线城市挺进,各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尘土飞扬、扬撒滴漏、超载超限、非法倾倒等泥头车违法问题仍在困扰着城市发展。记者获悉,市城管委办从“严管理+强整治”两个维度,深入推进全市泥头车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城市道路扬尘污染防控,严厉打击固体废弃物乱偷倒行为。

微信图片_20210929183145.jpg

严管理:探索建立考核退出机制

去年,市城管委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印发实施《东莞市泥头车全密闭运输和智能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标载化、全密闭、智能化”的新型泥头车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已基本实现新型泥头车全覆盖。截至9月中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已向214家运输企业、4537辆车辆核发《东莞市建筑垃圾处置准运证》,基本能满足全市建筑余泥渣土运输需求。

同时,市城管委办借鉴广州、深圳等城市经验,强化源头管理,推广运用新型泥头车安装车载智能终端,发动行业协会、车载终端服务商,引导企业尽快完善盲区报警装置,并将车辆行驶等数据信息(包括行驶轨迹、密闭情况、是否撒漏、车厢举升情况等)接入市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对泥头车作业全过程的监管。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新型泥头车均安装智能终端。

微信图片_20210929183152.jpg

为提升泥头车主动安全性,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鼓励企业安装右侧盲区雷达,现已安装1700台。同时,在“4+1”地区(四个街道和松山湖)37个建筑工地试点安装泥头车进出监控视频,对进出泥头车初步实现智能化监管。此外,还成立了东莞市余泥渣土处置协会,开展了一系列行业管理工作,目前会员企业达81家,已形成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的良好开端。

市城管委办还将持续开展全市联合执法大行动,严厉打击泥头车超载超限、扬撒滴漏及未经核准擅自处置、运输建筑垃圾等行为,加强建筑施工工地源头管控,努力推动经核准的新型泥头车全市全覆盖,切实提升城市环境和道路交通安全。

微信图片_20210929183155.jpg

强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检查逾万辆次泥头车

今年8月10日起,市城管委办组织城管、交通、交警、住建、水务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泥头车规范化管理联合执法“百日攻坚”行动,严厉打击泥头车超载超限、扬撒滴漏及未经核准擅自处置、运输建筑垃圾等行为,推动城市路域环境品质和交通安全实现双提升。据统计,截至9月14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近9900人次、车辆约3600辆次,检查泥头车、运砂车等1万余辆次,暂扣违法车辆1005辆,检查施工工地和砂场1672次,立案查处污染路面及非法倾倒行为309宗。

微信图片_20210929183159.jpg

为确保下阶段“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取得成效,全市将采取明检和暗察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路段设岗设点的同时,增加流动设卡的工作频率,通过东莞绣匠无人机飞行队进行再排查,确保巡查监管无盲区、死角。此外,畅通市民群众的举报监督渠道,鼓励市民群众积极举报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弃物等行为,营造全社会人人“守土有责”的氛围。

(记者 张忻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