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③|东莞深入推进校内课后服务 全力改善学生午餐午休服务质量

作为民生大计的教育,长期备受关注。东莞是广东省教育高地,市民对高质量教育的向往催生优质的教育服务质量,与东莞一直以来追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

直击教育民生痛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以来,东莞把“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校内课后服务”和“提升校内午餐午休质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水平。

全市465所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下午4:30,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校门口一改往日车水马龙,取而代之的是,放学后遍布在校园各个角落传来的琅琅读书声、阵阵欢笑声和连连惊叹声。“太神奇了!”“我也要试试这个!”南城阳光中心小学课后服务素质拓展课堂如火如荼。

2020年7月,我市下发工作通知,正式对公办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提出具体工作和指引。

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是我市较早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之一。去年9月,学校正式开展校内课后服务,27项极具特色的素质拓展课程,吸引了1122位学生、2000多人次报名。一年光阴,学校已开设舞蹈、足球、篮球、管乐、书法、塔笛、小记者等30余项素质拓展项目,孩子们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我家孩子报了美术班,收费亲民,师资可靠,还免去了双职工4:30接送孩子的烦恼。”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家长宁先生为校内课后服务竖起大拇指,“如果我们家长不能及时来接孩子,学校还会提供延时服务至18:30,把民生工程真正落实到家长的心坎上”。校内课后服务未开展之前,孩子4:30放学接送问题令宁先生一家头疼不已,自己和妻子均需上班,送至校外晚托班又有所顾虑,如今,在校内就能享受既实惠又优质的课后服务。

除素质拓展型服务,我市校内课后服务的服务内容还包括基本托管型服务,如学生看护、自习、做作业等。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副校长戴宏帮介绍,学校以内部供给为主、以本校教师负责为主的相关要求,积极创新举措,提供第一学时免费基本托管服务,本学期每天下午两节课后,老师们在教室内进行个别辅导,面批面改,答疑解惑,对于后进生给予特别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基本保证书面作业不带回家。

南城阳光中心小学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宗旨,解决家长的接送难题,用心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原本以为孩子只是多上了一节课,但课程成品确实让我们家长很意外,里面倾注了不少老师的心血。”一年来,该校校内课后服务累计吸引了2900多位学生、7000多人次报名。其中参加免费的基本托管和素质拓展课程服务累计有3506人次,参加普惠的素质拓展课程服务有3578人次。此前,在该校校内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上,不少家长为课程点赞。调查结果显示,98.3%家长对校内课后服务的开展打分为8至10分区间,对校内课后服务表示愿意续报占比有88%。

不止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截至10月底,全市33个镇街(园区)465所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均可提供课后服务,实现100%的课后服务全覆盖;接受课后服务的在校生已超过44.5万人,学生参与率52%,教师参与数3.4万人,教师参与率73%。

昨日上午,市教育局还举行“双减”工作系列微发布会,发布并解读了《东莞市2021年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指引》,要求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有需求的学生都能享受有质量的课后服务。

▲今年以来,东莞把“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校内课后服务”和“提升校内午餐午休质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

让孩子能吃上热乎饭

躺下来午休

昨日11时45分,随着下课铃响起,石排镇福隆小学五年级学生熊雪慧和其他同学纷纷收拾好课本,走到课室门口排队。在带队老师引导下,整齐有序地穿过走廊,来到食堂。

卤水鸡腿、玉米青豆炒肉、青菜和西红柿鸡蛋汤……在食堂,熊雪慧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了今天的午餐:“跟家里做的一样好吃。”大约12时30分,同是五年级的刘嘉雯同学吃过饭、集结排好队后,从楼梯走上三楼的休息室,在门口脱下鞋子、放在鞋架上摆好后,进入休息室,爬上精致的木制床,盖上柔软的被子,甜甜地进入梦乡。

这看似是最平常不过的学生吃饭、午休的场景,然而,对熊雪慧、刘嘉雯以及其他许多石排福隆小学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原来,为及时改善学生在校午餐午休环境,石排福隆小学大力推进学生饭堂及午休室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968127元。在新建学生饭堂方面,总面积640平方米,可容纳850人就餐。在午休室方面,该学校把旧功能室改建为多间午休室,总面积800平方米,共有632个床位,均安装空调、紫外线杀菌消毒灯。项目于今年9月1日正式启用,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在校午餐品质和午休环境。

那么,在这个项目之前,石排福隆小学学生的午餐午休时间是怎么度过的呢?副校长郭强告诉记者,学校之前没有学生饭堂,学生在校午餐午休采取配餐和在教室趴课桌午休的方式。配餐时间长,饭菜温度、质量难以保证。趴课桌午休,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及睡眠质量。

在配餐方面,郭强介绍,启用饭堂前,石排福隆小学与配餐机构离得远,从烹煮、包装、配送到抵达学校分发,大约要用4至5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饭菜温度、质量难以保证。

午休方面,在教室趴着睡的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以前,我小孩用完餐后就在教室里趴着睡,觉得很累。”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汤世君先生告诉记者,教室由于空间小、桌椅多,稍微碰撞就会产生噪音,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另外,小孩趴课桌休息不仅不舒服,还会对身体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如今,学生食堂和午休室的建设和启用让汤世君十分满意。作为石排福隆小学家委会成员,汤世君在与其他家长、学生的沟通中,收到了许多对该校午餐午休项目的积极反馈。

“现在确实是很不一样了。不仅饭菜的新鲜度、温度情况有了提升,而且学生在午休室的床上躺着休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有利的。”副校长黄凤平说。

家长和孩子的满意也反映在报名情况上。“以前的配餐和午休,全校仅有两三百人报名。改善了午餐午休环境后,现在报名人数超过一半。”黄凤平说。据了解,石排福隆小学有1396名学生,每个学期初都会开展配餐订购统计工作。自9月1日启用食堂和午休室后,报名人数大幅上升。以午休室为例,该学校有8间午休室共632个床位,目前已有602名学生在使用。

芳林新叶催陈叶。早在2019年,我市就印发《关于推进东莞市中小学生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一步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此后,市教育局还联合市卫生健康局,举办东莞市学校营养管理人员培训班,科学制定学生营养食谱,提高学生午餐质量。在今年市教育局公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九个项目中,着力提升校内午餐午休质量再次上榜,确定推动40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午休条件,通过增加学生宿舍供给、改建部分功能室、使用简易床铺在教室午休等方式,保证学生能躺下来午休。令人欣喜的是,截至9月底,40所学校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完成率达100%。

【记者手记】

让教育改革照亮学生前行路

作为一座拥有百万中小学生的教育大市,迈出的任何一步,都关乎百万学生家庭。今年以来,东莞准确把握东莞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扣发展大局、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民生福祉、回应痛点热点,奋力突破教育发展难题。

换言之,教育既应该立足大政策,又要突破小切口,东莞教育瞄准“校内课后服务”和“校内午餐午休”两大困扰学生及家长多年的难题,下真功夫和实功夫,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孩子放学接送变得不再难,校内午休不再是梦想。“为群众办实事”办的不是一朝一夕,正如教育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一样,教育部门办实事也绝非仅止步于“校内课后服务”和“校内午餐午休”两大项目。

改革不止步,发展不停歇。从部分到整体,以点带面,不仅是公办学校和试点学校,更多义务教育学校也都在探索新路径,加快提升学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