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数字化转型 传统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当前,东莞即将迈入“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时代”,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东莞新闻》栏目将推出《开局“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宣传东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展示全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聚焦“十四五”新征程的赶考之路,展新时代新征程的新气象新作为。今天来看第一篇《“东莞制造”数字化转型 传统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image.png

在徐记食品的沙琪玛生产车间,原材料在送上生产线之后,经过自动打蛋、理料、切割等工序后,最终成为一件件沙琪玛。在这里,每天大约可以生产出150吨沙琪玛。想要达到这个产量,原来需要600多名工人,而现在只需要少量工人加上6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就可以完成这个生产指标。

不仅仅是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image.png

在产品转运区域,一台台智能搬运机器人正在“忙碌”着,它们按照规划的线路完成运输工作,没电了,会自己充电,晚上还可以无灯运作。此外,企业还利用AR智能交互进行供应商审核和远程协助,采用数据采集平台实时对生产线上的产品和设备零件进行精确检测等。

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营运总经理虞湛:“自动化使我们公司的人均生产力提升了将近60%,通过最近几年的转型,我们的制造成本下降了超过20%。”

image.png

目前,该企业有100多条高品质自动化生产线和400多台高速包装设备。这些生产线每天生产着1000多个款式的糖果、糕点、沙琪玛等食品,日产能超过1600多吨。企业自2014年起连续6年申报东莞市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项目,获得资金补助共计366万元;2020年申报东莞市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获得资金补助129万元。

image.png

徐记食品是东莞制造加快迈向数字化新进程的生动案例。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市共计对超1200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给予资助。其中,通过技术改造政策,对1201个项目进行资助,合计带动企业投资235.67亿元,引进设备3.87万台,实现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223%。此外,还认定20家企业的23个项目为省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6家企业为智能制造示范。

当前,东莞正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赛道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要迈向“先进制造”,就要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前,东莞正朝着“打造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的方向进发,争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 张忻珏 何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