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东纵精神 践行时代使命|惊心动魄绘春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东莞市政协特别策划“惊心动魄绘春秋——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特展”,于2021年11月26日至2022年1月16日在莞城美术馆展出。

■梁宇、方晓龙、陈跃刚、张凯、詹皇鑫 《文化名人大营救》

展览由东莞市政协主办,东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莞城街道办事处承办,莞城美术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协办。

■何香凝 《松·牡丹》 何香凝美术馆藏

■叶浅予 《红绸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东莞是一座有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城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华南抗日的一面旗帜,是抗战时期东江地区的一支较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队伍。本次展览展示了从1941年12月开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东江纵队)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对困留在香港沦陷区的300多名包括何香凝、茅盾、邹韬奋、柳亚子、胡绳、丁聪等优秀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进行秘密大营救的重要过程。

■丁聪 《东江百日杂忆》之二 深圳美术馆藏

■蔡迪支、许钦松 《晓风残月》 广东美术馆藏

这场惊心动魄、闻名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取得完全胜利,不但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得以保护,而且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很好的民众口碑和国际声誉。这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历史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被茅盾先生称之为“抗战以来(简直可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陈宏新 《残阳如血——曾生将军在东纵》

东莞市政协在莞城美术馆举办以“文化名人大营救”为主题的美术特展,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中央在香港开辟抗战文化新阵地、香港沦陷的时政背景讲起,结合有关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的近40件美术作品和文献资料,展览面积达到860平方米,向观众讲述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加深民众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加深理解党中央爱护知识分子、坚持统一战线的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助力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宣传,倡导和推动党史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展览。

■许幸之《油站朝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展览分为“香港沦陷 精英蒙难”“抗日劲旅 秘密营救”“名家精品 德艺流芳”和“光耀南粤 抗战热土”四个篇章呈现,展出被营救的文化名人所创作的相关美术作品,以及大量图文、影视文献资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郁风、黄苗子《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美术馆藏

本次展览得到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馆等8个国内重点美术馆,以及叶浅予家属的大力支持,他们慷慨出借藏品参展,丰富和深化了展览内容,使珍贵的艺术精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