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

12月10日下午,“湾区青年才聚东莞”湾区青年科技领袖企业家高峰论坛暨青年人才交流会在滨海湾新区举行,100多名港澳科技企业家代表、湾区青年人才代表、协会机构代表参加了这场盛会。本次活动聚焦港澳元素,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既有严肃的项目路演、创业分享和圆桌论坛等“室内”活动环节,也有活泼的乐队表演、酒会、互动节目、合唱等“户外”联谊活动,为湾区青年人才提供最佳的展示和交流机会,促进湾区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

当前,滨海湾新区正乘着“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东风,打造最绿的绿地、最蓝的蓝海、最热的热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欢迎广大湾区青年走进滨海湾,投资滨海湾,筑梦滨海湾。

大咖分享创新创业“法宝”

海上明月共潮生,海风徐徐起新篇。东莞人才活动周期间,滨海湾分外热闹,100多名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相聚在此,分享自己在大湾区里的筑梦故事,以梦为马,共话未来发展。

当天下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余旸,盟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实,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合伙人胡岳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现身说法,分享创业经历和心得,既有宏观的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前瞻内容,也有日常工作的态度与方法等实用技巧,现场掌声如潮。

余旸是轨道交通数据科学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负责人,曾任美国罗切斯特理工终身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结构化数据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余旸向在座观众分享了数据驱动行业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的创业经验,用好数据为行业提供持续动力。

“在跑动中调整姿态。”余旸跟大家分享了他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他认为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要有选择逻辑、先后顺序的考量,同时保持好奇心和悲悯心,令人受益匪浅。同时,他还建议创业者要结合国家需要,深入一线调研,重视常识,进行思考、交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李实从事塑化产业20年,在传统生产、贸易和现代电子商务、产业融合等行业和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资源。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去实践才能更靠近梦想。一切想法能实现的源头是敢于打破传统观念,不断创新,搭建战略团队。围绕“梦想与责任”,他还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分享了企业在经营中如何进一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并创造企业的社会价值。

香港科技大学、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合伙人胡岳,在现场为观众分享了他自己的三次创业历程。胡岳还提出创业建议,创业要有价值导向,选择好的项目,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好进入市场的时机。通过打造好的团队和好的产品,深入感受用户的需求,为用户解决不同的问题,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深度调整。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能够创业、支持创业。

博士现场开启优质项目路演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滨海湾新区一直致力于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本次项目路演聚集了香港科技园、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机构的20个优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关宪章博士带来了基于人工智能与项目大数据的建筑机电管线自动设计科技项目,谢玉龙博士带来了生命芯片数智健康项目,创业者辛妮诗带来了“零碳”离网电源供应系统项目。

关宪章表示,人工智能在近十年迎来了“技术爆炸”,项目结合工程机电管线专业的设计标准,针对建筑物机电行业的案例和经验进行大数据分析,自主研发了基于进化计算和增强学习的综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在香港的建筑项目中试用。

路演项目均聚焦最前沿科技,顺应行业和市场需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充分展示自己的项目后,港澳青年人才表达出了希望项目能落地大湾区,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深化项目研究并推向市场。

活动还以圆桌论坛的形式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创业新机遇,与会嘉宾围绕粤港澳三地资源要素流动、新发展格局、项目转型升级瓶颈、湾区港澳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碰撞,共同憧憬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

香港上市联盟粵港澳大湾区主席周伟雄、东莞市东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惠铭、香港东方合信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刘坚冰、广东唯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杰担任论坛主讲嘉宾,围绕粤港澳三地资源要素流动、新发展格局、项目转型升级瓶颈、湾区港澳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碰撞。

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

本次活动,滨海湾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得到了湾区青年人才的一致点赞,滨海湾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得到一致认可。

当前,东莞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据了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特色合作平台,滨海湾新区主动作为,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

产业配套方面,滨海湾新区背靠片区4个经济强镇,拥有长安智能手机、虎门电子信息和商贸、厚街家居会展、沙田临港产业等多个特色化传统产业集群,产业配套服务强劲。目前,滨海湾新区已引入OPPO、vivo、正中等一批知名企业,以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体系雏形初显,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新区正在谋划与深圳、香港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高端研发+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推动形成深港莞最佳组合、最佳拍档。

平台载体方面,滨海湾新区拿出约20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都市文旅产业、未来产业、总部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并最优质的地块、最诚意的政策、最贴心的服务搭建创新创业的理想舞台。同时,针对初创型、高成长性项目,启动了低成本空间计划,统筹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补贴1万平方米场地,减免50%租金,配套一系列融资租赁、人才扶持等政策;针对企业个性化空间需求,从连片更新、产业导入等十方面支持城市更新,重点聚焦连片更新,引入院士大师团队打造精品项目,通过“快批、快改、快建”提升改造效率,促进城市更新与优质产业、人才导入有机结合,力争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产业用地。

综合环境方面,滨海湾新区正全力构建N个“十条”政策体系,从规划、土地空间、投融资机制、财政投入、公共配套等多个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目前已出台总部经济、利用资本市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9个“十条”招商引资政策;新区发挥“通山达海”优势,打造“一廊三绿心”生态格局,串联“山海河林田”,使优美自然景观和现代化城市规划融汇交织,让在这里的企业人才悠然创业、诗意栖居,目前已建成的东宝公园、滨海驿站、滨海湾青创广场等景点“串珠成链”,成为市民们的网红打卡地;新区提供优质暖心的人才服务,在人才引进奖励、个税奖励、人才保障房提供、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还加快推进镇远中学、滨海湾外国语学校、人才房、国际医院、文体公园、滨海驿站等高品质公共配套建设,以城市的精美品质、优美生态、和美生活为各类人才树起安居良木。

滨海湾新区以港澳青年之家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内,克服疫情通关影响,已引入粤港澳企业32家。其中,港澳企业23家,吸引了27位港澳青年落户滨海湾新区新区发展,接待粤港澳青年人数超过1400人,得到上级领导和港澳青年的认可和支持,成功入选2021年东莞市基层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