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有多少含金量?如何免费获得修复企业信用的机会?
近期,30多场“信用大讲堂”公益巡讲活动正陆续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将覆盖全市32个镇街,分片区为东莞企业传授信用知识。
记者从东莞市“信用大讲堂”公益巡讲活动(莞城站)了解到,在全国信易贷平台,可以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缓解会员单位“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另外,专家团支招,如果企业征信出了问题,与其花大价钱找某些机构修复,不如登录“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免费修复。

“信用大讲堂”将在全市巡讲
12月9日上午,包括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在内的60家企业上了一节特殊的“信用”课——来自市信用办、联合会信用专委会、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等单位的专家团成员一一为企业们讲解了关于企业信用管理和个人信用管理的实用知识。“信用”课结束后,与会企业都获得了一张由市信用办颁发的信用培训证书。这张证书可是企业修复信用的必要证书,含金量十足。
东莞市市场监管共建共治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12月9日开设的这节“信用”课其实是东莞市首场“信用大讲堂”公益巡讲活动,是由东莞市市场监管共建共治联合会和东莞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系列活动,旨在丰富企业信用知识,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提升企业信用管理能力。从本月开始到下个月,东莞市“信用大讲堂”公益巡讲活动将在全市巡讲,计划举行30多场,覆盖32个镇街、园区。广大企业可免费报名参加。
据介绍,举办“信用大讲堂”公益巡讲活动是落实“东莞市企业信用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项目”的具体举措,可以提升我市商协会信用监管能力,健全我市信用监管服务体系,普及宣传信用体系政策法规,增强全民树信、增信、用信意识,推动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树立诚信发展理念,提升城市信用品位,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商协会信用服务的优势。
东莞市市场监管共建共治联合会信用专委会主任、电力协会执行秘书长温苑红在现场介绍了诸多“信用惠企”政策:免费提供市级平台展示企业信用、免费协助将良好信息纳入企业信用报告、免费协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搭建“莞企信”平台帮助企业信用预警。她介绍,联合会后续还将对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为商协会会员企业提供信用报告、信用等级评价服务;为广大企业提供非公企业“党建增信”咨询服务;推进“信易管”“信易惠”“信易贷”“信易通”“信易惠”等“信用惠民便企”政策。

企业失信记录可免费快速修复
个人信用征信出了问题,连贷款都申请不到。企业信用征信出了问题,一样会很麻烦。不仅工程投标、政府采购、资金支持参与不了,很多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业务也无法正常开展。
在行政许可、资质认证、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购买服务、等级评定、优惠政策及资金支持等工作中,东莞行政管理部门会主动查询市场主体信用报告,并将企业的信用状况作为依法管理的重要依据和考量因素。
记者从“信用大讲堂”上了解到,企业征信出了问题,与其花大价钱找某些机构修复,不如登录“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免费修复。
为减少会员单位因疫情影响信用,保障商协会会员权益,联合会已与市信用办建立了一条失信快速修复通道,助力会员单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东莞已制定了一份《东莞市行政相对人信用修复操作指南》,并通过联合会中的11个试点商协会发放给会员单位。也将在下来的巡讲中派发给各参会企业,以提高信用修复率。
通过收集会员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企业信息,匹配“东莞市信用联合奖惩信息管理系统”的联合惩戒数据库,将会员单位相关违法违规信息提供给11个试点的商协会,协助商协会指导失信会员单位开展信用修复工作。
在完善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机制方面,试点商协会会指引会员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对因疫情影响而受行政处罚的会员单位,依法加快修复审批,压缩审批环节,减少公示时限,保障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截至11月30日,联合会共受理1563笔修复查询,累计为53家试点会员单位成功修复失信记录。
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
对于企业而言,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
“信用”课现场,市信用办的一组数据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企业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截至11月底,在东莞区域,全国信易贷平台已成功签订授信合同的试点会员单位182家,发放贷款金额23.57亿元,其中有一家企业获得授信1.4亿元。
据了解,全国信易贷平台是一个可以深化信用支持会员单位融资的平台。目前,东莞支持商协会通过全国信易贷服务示范平台开展诚信会员“信易贷”服务,通过了解会员单位的真实资金需要,结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东东莞)”的联合激励对象库,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信用数据,协助会员单位在全国信易贷服务示范平台线上对接洽谈,使融资服务惠及到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会员单位,帮助会员单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让会员单位感受到信用有价,使诚信成为每个会员的“可变现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