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党代会·镇街书记访谈|虎门镇: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核心提示:

过去5年,可以用“城市格局、发展动能、治理效能、民生品质“等16个字概括虎门的成绩。

五年来,虎门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亿元、600亿元,预计2021年突破700亿元大关,比2016年增长43.9%,年均增长7.6%。2016年至今,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达637家,是五年前的1.7倍。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500亿元,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社区集体两级总资产达220亿元、年总收入达24亿元,五年总体实现双位数增长。全镇电商从业主体突破1万家,2020年第三方平台网上销售额突破500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4亿票,占全市比重近五分之一。

未来5年,虎门大力实施筑基、塑城、强核、提质、惠民“五大行动”,实现虎门全方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东莞正谋划立足“双万”新起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奋力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新一线城市挺进。作为东莞经济重镇的虎门,未来工作重点在哪里,又将从哪些维度来认识和推进这些重点工作?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前夕,东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虎门镇委书记蒋亚军。

虎门镇委书记蒋亚军

新答卷:

四个关键词概括经济社会发展亮点

东莞日报:虎门处于东莞镇域经济第一梯队,过去五年,贵镇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新答卷?能否用几个“关键词”盘点一下贵镇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

蒋亚军:虎门过去的5年,取得的成绩可以用“城市格局、发展动能、治理效能、民生品质”等16个字概括。

关键词:城市格局

虎门高铁站直通香港西九龙,穗深城际轨道、港澳客运码头澳门航线开通,虎门高铁站TOD综合开发动工建设,使虎门参与“双区”建设和两个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滨海湾大道、长堤路、外环岛路、环莞快速二期(虎门段)、百达路等一批骨干路网通车,进一步构建了新的南北向城市中轴线,打通了镇域东北部的交通大动脉,强化了虎门与市中心区、滨海湾新区、周边镇街的联通。威远岛和沙角半岛纳入滨海湾新区开发建设,开启了区镇融合发展的新纪元,成为牵引和推动虎门全局发展的新动力。

▲虎门高铁站

关键词:发展动能

中国电子东莞产业园、以纯集团总部、康源电子等一批总投资超140亿元的重大项目投产,虎门会展中心、宏业货柜码头迁建、虎门信息传输线缆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产业配套不断完善。虎门携手中国纺联打造“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电子商务新业态加快培育,电商从业主体突破1万家,2020年快递业务量达4.1亿票、第三方平台网上销售额达518亿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企业增长了6.3倍,新增省市工程中心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培育上市后备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村组两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社区集体两级总资产达220亿元、总收入达24亿元。

虎门滨海湾大道

关键词:治理效能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建成高清视频1万多路、慧眼视频7800多路,组建群众反诈志愿组织“虎门街坊队”,推动2万名义警成为“平安合伙人”,违法犯罪警情逐年下降。加快电子警察、智能交通信号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设备建设,开发应用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安执法当场处罚等工作App,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推动安全发展,建成消防指挥中心和4个消防队站,组建全省首支消防“蓝骑”小分队,创建7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场,实现集贸市场快检室和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推动社会和谐善治,“三S之家”平安小区营造项目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建成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建2个省级、29个市级民主法治社区,实现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援助点、公益法律顾问全覆盖,累计建成各类调委会63个,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城市环境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属地管理原则实施环卫保洁作业模式改革,完成违建治理任务672万平方米,拆除整治田间窝棚1560多个,建成“美丽宜居村”20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累计建成近800公里的污水和雨水管网,铁腕清查了大批量的“散乱污”企业,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等各项工作,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改善。

虎门服装

关键词:民生品质

镇财政共投入158亿元用于民生建设,支出占比超过70%。投入超15亿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建虎门中医院、虎门医院,推动虎门中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甲中医院。推动28所中小学新办复办、迁建改扩建和扩大办学规模,新增中小学学位2.1万个、学前教育学位1.3万个,推动了教育扩容提质。发放城乡低保救助等基本保障资金1.45亿元,投入超9000万元落实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

建成投用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出版虎门人文丛书等文化专著21部,文体艺术事业类项目获得金奖金牌413枚。建成启用镇政务服务中心,开设83个窗口,进驻28个部门,集中受理1154项审批事项,实现30个社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打造5分钟政务服务圈,便民服务不断优化提质。

新起点:

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东莞日报:当前,东莞正谋划立足“双万”新起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对标全市发展目标,结合虎门确定的发展方向,贵镇接下来有哪些发展新思路、新目标?

蒋亚军:未来5年,围绕虎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筑基、塑城、强核、提质、惠民“五大行动”,加快破题攻坚,努力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实施“筑基”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打造队伍

二是实施“塑城”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城市更新、城市微改造、品质交通等工作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功能。加快推动9000多亩的一批城市更新项目,选取试点启动整村片区统筹。推动虎门高铁站站房改扩建2022年完工投用、2027年TOD核心区完成建设,打造新的城市门户形象。全面打造品质交通,推动狮子洋通道工程、深茂铁路、地铁2号线延长线等一批区域性道路和轨道交通项目的土地整备工作,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

三是实施“强核”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涵。聚焦先进制造,着力提升虎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好产业空间拓展、产业升级、新动能培育、服务企业等工作。

四是实施“提质”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洁净城市、社区治理和平安虎门等工作。选取2个社区试点开展基层治理乱象整治工作,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上破题。推动“绣丽家园”首批“三个十”建设,包括打造首批10条精品示范街、10个品质生活点、10个秩序规范区,着力改善城市环境。

五是实施“惠民”行动,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力争五年增加中小学公办学位超1万个。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建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公办医疗机构病床位、停车位力争分别拓展至2600个和3600个。加强虎门历史文化保育,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旅游目的地,讲好虎门故事,擦亮虎门品牌。

新作为:

打造“三区两带一核”产城格局

东莞日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重镇”,贵镇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方面,有哪些发力点、硬举措?

蒋亚军:虎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重镇”,位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一是大力打造创新强镇、二是大力拓展产业空间、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升级。

大力打造创新强镇,就是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动“瞪羚企业”“百强企业”实现突破并加快培育,提升镇级财政科技投入比重,建设一批省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完善服装服饰、信息传输线缆、跨境电商等产业创新平台。优化完善创新体系,全面实施虎门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推动虎门高铁站TOD打造区域创新节点,继续办好虎门科技金融月系列活动,加强与松山湖片区等市内优秀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深化产学研对接。

大力拓展产业空间就是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工改工”,把产业空间拓展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社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用3-5年的时间,全力拓展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满足产业内培外引和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需要。出台“1+N”的“工改工”指导意见,推动北栅智汇城、大宁生态智慧产业园、树田社区第一工业区更新单元、大宁宁馨南路新型产业更新单元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园改造拆除和整备约1000亩。整合盘活集体厂房资源,由政府主导统筹3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体厂房,建立镇村大型厂房共同招商的长效机制。

虎门国际会展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就是要坚持以制造业为根本兴产业。制造业是虎门的立镇之本、强镇之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培育和提升制造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重新研究确定服装服饰、电子信息、电线电缆等现有产业的发展定位,谋划产业主攻方向,精准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立足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虎门产业向高级化、高端化、高效化发展。近期将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时尚谷、衣流时尚产业园、维峰电子总部、以纯智造中心等一批产业项目,积极推动以纯集团、虎彩印艺、康源电子、科菱电线等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项目,同时瞄准数字经济招引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