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苹果不能没有中国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周四发文称,尽管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施压,苹果公司依旧高度依赖中国。没有中国供应商的支持,苹果的市值恐将缩水一半甚至更多。

早在特朗普涉足政坛之前,苹果及其合作伙伴就在中国各地建起了大型工厂,以组装iPhone。特朗普在首次竞选总统时曾向支持者承诺,他将迫使苹果把这些产品带回美国生产。

然而近十年过去了,情况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苹果并未将制造业带回本土,而是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了印度、越南和泰国。苹果在美国制造的产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估计仍有大约80%的iPhone是在中国生产的。

离不开中国

苹果在中国的根基十分深厚。几十年前,该公司便在中国建立了制造业务,而且不需要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随后,苹果在中国完善了低成本组装设备的工艺,并将产品销售给不断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苹果深耕中国为其带来了全球超过80%的智能手机利润,以及每年67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销售额。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与中国的联系愈发紧密。如今,苹果不仅在中国组装大多数iPhone,其中国供应商还负责为印度制造的设备供应零件,并在越南生产组件和AirPods。

尽管这些年来受到了种种压力,但苹果的业务依旧高度依赖中国,以至于没有中国它根本无法运营。特朗普政府试图改变苹果行为的举措,可能会对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造成损害。即便苹果生产迁回至美国在技术上可行,也需要该公司与美国联邦政府共同付出巨大努力。

iPhone

iPhone

上个月,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后的四天内,苹果市值蒸发了7700亿美元。此后,特朗普为中国生产的消费电子品提供了暂时豁免,这才让苹果收复了部分股价损失。

周四,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首次回应了关税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他表示,美国关税将导致该公司本季度成本增加9亿美元。

市值腰斩

深水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预计,最坏情况下,苹果公司的市值会因脱离中国缩水一半甚至更多。这意味着,苹果将从目前的3.2万亿美元跌至1.6万亿美元,原因在于其大约三分之一的销售额依赖于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即使苹果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也无济于事。

如果再加上失去的中国客户,苹果的市值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至1.2万亿美元。

苹果市值的大幅下跌将在整个股市产生连锁反应。该公司在标普500指数中的市值权重约为6%。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追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中每投入1美元,就有约6美分投向了苹果股票。投资者以及大多数401(k)退休账户持有人,将看到这部分投资缩水一半。

美施压适得其反

但是在特朗普眼中,苹果对中国的依赖就是制造业岗位的流失。特朗普政府希望将更多电子制造业带回美国。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子企业,苹果比任何同行都有更大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它生产的智能手机数量和其他公司都多,在组件上的支出也超过了竞争对手,因此它能左右供应商的运营所在地。

特朗普政府希望苹果启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进程。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今年4月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表示:“数以百万计的人用螺丝刀拧小螺丝来组装iPhone,这种事情将会来到美国。”

特朗普希望苹果在美国制造

特朗普希望苹果在美国制造

然而,施压苹果离开中国可能会适得其反。新的关税可能迫使苹果提高iPhone售价,或者接受更低的智能手机利润。相比之下,三星的手机是在越南生产的,不受中国关税影响,价格可能更具优势。苹果在本土的竞争力可能因此减弱,这是特朗普通常不愿逾越的红线。

据两位熟悉相关分析情况的匿名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一直不愿在美国生产 iPhone和其他设备,因为该公司的运营团队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十年前,苹果曾尝试在美国得州组装Mac电脑,结果因螺丝采购困难和难以找到熟练工人而遭受挫折。

而在中国,苹果的供应商可以召集到20万名工人。他们在拥有多年制造经验的数千名工程师监督下工作。大多数工人住在靠近iPhone工厂的宿舍里,显示屏等组件沿着比足球场还长的装配线传送。

市场研究公司TechInsights分析师韦恩·林(Wayne Lam)表示,在美国大多数城市里,苹果根本不可能找到这么多工人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指出,苹果如果要在美国生产,将需要开发更多自动化流程,利用机器人来弥补美国人口规模的不足。

根据韦恩·林到估算,如果苹果真的在美国建立生产业务,要想维持当前的利润水平,公司可能需要将一部iPhone的售价提高到2000美元,较现在的大约1000美元翻了一番。随着苹果削减工人培训和组件制造成本,iPhone售价可能会在未来降到1500美元。

“从短期来看,这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韦恩·林表示。他还指出,把一款已经问世接近20年、随时可能被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取代的设备生产迁回美国,意义大不大。

政府刺激

苹果已经展现出在有政府激励的情况下调整其供应链的意愿。2017年,由于印度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税收,导致iPhone价格可能会升高到一个苹果无法在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程度,苹果启动了在印度制造iPhone的进程。

目前,印度约占iPhone全球产能的大约20%。苹果也在印度生产一些组件,包括金属框架,但仍依赖中国公司组装显示屏和其他复杂零件。

马修·摩尔(Matthew Moore)曾在苹果担任制造设计经理长达九年之久。他表示,印度还有一个美国所不具备的优势:“到处都是的工程师。”

摩尔认为,要想吸引苹果和其他电子企业来到美国,特朗普政府需要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学位教育方面加大投入。他还表示,美国应当像对住房贷款那样,为新的制造设施提供贷款支持,就像通过房利美和房地美为住房贷款提供支持那样。

上个月,苹果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苹果CEO库克游说特朗普政府,使得苹果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获得了关税豁免。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美国政府表示计划针对科技产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关税措施。

摩尔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投资,苹果以及规模较小的制造商仍会继续在中国生产产品,因为中国拥有充足设备和工程师。摩尔创办了Cruz公司,该公司制造像搅拌机这样的硬件产品。

“我不认为美国已错失机会,但那种认为在四年之内我们就能在本土生产iPhone的想法实在是荒谬之极。这需要十年的时间。”摩尔称。(作者/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