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1)”,广东14个城市上榜,东莞排在第15名,与北上广深一起跻身前20强。


东莞跻身前20强,凭什么?
东莞为何能够跻身此榜单前20强?
这离不开
东莞在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
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
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
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
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
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
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方面
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优异成绩

01连续10年办好民生实事
自2002年以来,东莞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每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率均达100%,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特别是经过2020年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施“一号文两攻坚”,东莞民生保障工作有了较大改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东莞经济和社会民生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东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专门组建专项工作队伍,实施民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出台着眼民生的市政府“一号文”,举全市之力系统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用亮眼的成绩单完成了2020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向社会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31项工作全部圆满完成。
其中,增加公办学位和校内课后服务供给、交通拥堵节点治理、城镇新增就业等部分事项超额完成。在关爱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群体方面,全市33个镇街(园区)已建成长者饭堂并开展配餐助餐服务;失独家庭扶助金发放标准从原来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1500元;向全市325户困难家庭和160户一线医护人员儿童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

02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东莞成为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东莞市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
凭借职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东莞人口吸引能力显著增强,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社会发展潜力大。12月16日,《第一财经》发布最新报告,报告显示,最新十大人口净流入城市排名中,东莞排名全国第五——仅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后。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在2020年12月该媒体发布的同类报告中,东莞更是力压广州,成为第四大人口净流入城市。
排名第五的东莞,2020年底常住人口1048.36万人,户籍人口263.88万人,净流入人口为784.48万人。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净流入人口与排名第四位的北京差距甚小,北京2020年底净流入人口为788.2万人,东莞只相差约4万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14座特大城市之一,东莞的一些数据更是力压部分超大城市。比如在人口分布上,东莞15-59岁人口占比为81.41%,仅次于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让东莞人自豪的是,根据2021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发布的最新统计,东莞人才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地级市第一。人才总量达到258.4万人,过去五年年均增加22.5万,年均增长15.3%。这充分体现了东莞对人口的吸引力、对人才的凝聚力。

03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0月14日,生态环境部授予东莞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东莞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首次荣获的“国字号”荣誉,彰显了东莞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成效,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闯出了“双赢”道路。
东莞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期间投入700多亿元用于水环境治理,补齐污染防治基础设施的“短板”,全市污染防治能力有效加强。“十三五”时期,东莞新建污水管网1.2万公里,累计建成1.3万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项目18个,污水处理能力从258.5万吨/日提升至373万吨/日;危废收集处置能力达57.49万吨/年,生活污泥处理能力达271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2万吨/日,实现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2020年,东莞水质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三,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在全国第二。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91.3%,创历史最好水平;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57.1%,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十三五”期间,东莞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东莞环境治理工作首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04两获平安建设全国最高奖项“长安杯”
12月15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东莞获得“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摘下平安建设全国最高奖项“长安杯”。这是东莞连续四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第二次成功荣获“长安杯”。
“长安杯”充分反映一个城市一段时期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水平,是地区美誉度、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金字招牌”。“长安杯”取“长治久安”之意,是我国平安建设领域时间跨度最长、涵盖内容最多的一项综合考评和最高奖项。只有连续三届(4年评选一届)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原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的城市,才能被授予“长安杯”。
东莞高度重视社会综合治理,全面贯彻上级部署,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率先出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及4部地方性法规加强平安建设立法,并制定《关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意见》和37个配套文件;成立市镇两级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健全镇街政法委员统筹协调机制,设立镇街综合治理委员会。
东莞建立警民联防点1.2万多个,组建警民微信群3800多个。“十三五”期间,东莞违法犯罪总警情、刑事立案数量下降两成左右,“两抢”案件下降超九成、命案发案下降五成。东莞市平安建设年度考核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二,政法工作满意度等一直稳居全省前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吸纳就业、吸引人才奠定了基础,充分彰显了东莞的人口吸引力与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