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访谈|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做好服务 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立足“双万”新起点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 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指出,东莞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率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此,东莞广播电视台记者专访了党代表、市科技局局长卓庆,他表示,未来东莞要聚焦主战略,加强科技服务,用创新体系为产业赋能,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微信图片_20220105121952.jpg

关键词:科学城 研发投入 高新企业

记者:过去5年,东莞取得了很多耀眼的成绩,市科技局也交出了一份了不起的答卷,您可不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或者数据来总结一下我们的亮点成绩?

党代表、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如果说要用什么关键词来涵盖这个过程的话,我觉得首先是科学城,因为松山湖科学城获批了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是东莞科技创新界的一件大事。第2个关键词是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2.27%跃升到2020年的3.54%,这足以说明我们对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视。市场依然非常活跃,320个亿的研发投入,实际上90%是靠企业去完成的。第3个关键词是国高新技术企业这5年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连续跨越5000家、6000家台阶,大幅跃升至约7400家,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关键词:科技服务 串珠成链 党建引领

记者:市科技局未来如何在科技服务上发力,让实验室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使松山湖科学城的研发成果走向基层,让更多的镇街从中获益?

党代表、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基层的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科技服务,如何做好服务?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我们的工作还在路上。首先我们要聚焦主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科技创新加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我们要把这个定位吃准吃透。科学与技术不仅要服务国家战略,同时要落到基层的创新发展上。科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为了写几篇论文搞几项专利,它的目标是围绕我们的制造业。制造业不能短平快地用一些技术去转化,还得靠科学、靠基础研究、靠大装置实验室去支撑。第二,科技服务要抓准工作主基调、主思路,要靠创新体系去为产业赋能。我们的逻辑不仅仅是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逻辑、土地的逻辑,它还是一个研发的逻辑,要形成一个工作体系,把技术创新、源头创新、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串珠成链,也就是把我们的大学、大装置、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还有400多家省级的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组织起来,为新动能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科技赋能,其实也是打好组合拳,做好一种新型的设计,为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引人才引项目建平台。这也是我们创新城市打造的一个主基调。

第三,要加强科技建设和党建引领,加强项目激励人才的管理。从绩效上、项目上,从资金的审计风险控制上多措并举。所以既要聚焦战略,也要抓住核心问题,以党建引领加强管理,这就是我们的科技服务。

关键词:3.7亿 12,000家

记者:未来5年,东莞在科技发展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展望和期待?

党代表、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东莞这座城市要实现1.40,000亿的GDP的增长,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26年要达到3.7亿,高技术企业要突破12,000家,这两个指标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觉得未来5年,科技创新一定会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动力,会成为我们社会发展最广泛的共识,这样的城市才能叫创新性的城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我们努力去完成吧!

(记者 阳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