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报告反响|市党代表、市民政局局长黎雪琴:深入履行职责 推动东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党代表、市民政局局长黎雪琴在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分析了东莞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目标定位、思路举措和重点任务。报告立意高远、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思想深度,更有民生温度,让人充满信心、充满干劲,必将有力地引领全市在“双万”新起点上开创东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市党代表、市民政局局长黎雪琴

为东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黎雪琴认为,党代会报告提出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这一主题充分把握和契合了东莞发展大局大势,体现了东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责任和担当,符合东莞实际,展现了市委高瞻远瞩、把舵定向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

黎雪琴说,党代会报告凝心聚力,达到催人奋进效果。报告以“争、抢、拼”生动概括了五年来全市工作取得成绩的来之不易,不仅引人共鸣,更让全市上下对“双万”新起点倍感珍惜和重视。报告详细阐述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特殊重大意义,科学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要求,增强了东莞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增创发展新优势、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创造新的更大辉煌的信心和动力。

党代会报告不仅方向明、目标清,而且重点突出、措施得力。通过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扎实举措,明确了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抓手。党代会报告还明确全面提升综合环境,创新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市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上发力,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够在东莞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人生精彩。这为今后五年东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支持。

深入履行职责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

黎雪琴表示,接下来市民政局将围绕党代会绘就的蓝图,立足“双万”新起点,突出以千万人口多元化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政领域的全面领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双统筹,深入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推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为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聚焦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在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上有新担当。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强化急难临时救助、改进救助管理、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抓好市救助管理站治疗康复和救助安置中心运营管理,优化老年人高龄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制度,持续做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工作,提高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供给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全市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体系,依托“民生大莞家”和社工“双百工程”,畅通群众求助渠道,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推动救助帮扶工作协同联动、多方参与,织密筑牢覆盖全市常住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网,不断提升兜底民生服务水平。

二是突出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有新成效。围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线上线下相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养老机构提质、医养融合发展、适老化改造、养老产业发展、“智慧养老”打造等,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加强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围绕儿童保障生活兜底和监护兜底“两手抓”,重点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加强两个儿童服务机构建设等。

三是着眼夯实基层根基,在加强和规范基层政权建设上有新进展。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自治机制,打造村(居)民自治示范工程,构建“一核四社”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培育提升工程,抓好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服务能力建设,开展村(社区)下属委员会规范设置、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等工作,增强基层治理效能。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民生诉求响应效率,做优做强“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

四是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凝聚和引导多方力量参与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上有新作为。是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化社工“双百工程”品牌建设,完善社工站(点)运作机制,加强双百社工队伍管理。开展社会工作专职职级评定和督导人员评选选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提高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开展“莞爱”志愿服务助力平安东莞建设,鼓励和引导不同领域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慈善信托模式,创新慈善救助项目,加大慈善救助成效和项目经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慈善资金在推动“民生大莞家”品牌打造、康复辅具租赁服务、“莞爱”志愿服务开展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深化社会组织“五星”党组织和优秀品牌服务项目打造;持续开展社会组织法人治理和僵尸型组织清理;实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发挥市社会组织总会服务平台作用,针对社会组织薄弱环节开发线上课程,提升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

五是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在完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上有新突破。推进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市民政局养老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市殡仪馆提质扩容项目建设等重点项目,为妥善安置特殊困难群体夯实服务设施保障。同时,有序推进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婚姻登记机构、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合优化升级。

六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上有新气象。市民政局将继续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抓紧抓实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确保党对民政领域的全面领导。同时,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切实抓好建章立制、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风险防范等工作,确保民政事业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