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东莞两会|市人大代表陈延伟:深化大科学装置对东莞科创的支撑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散裂中子源为东莞、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的科技创新都起到了支撑作用,而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散裂中子源,提出要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作用,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强化产业技术的源头创新。

散裂中子源对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一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化学等领域发挥了作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国际先进的研究平台。陈延伟介绍,目前国家已经对散裂中子源规划了二期建设,预计在今年实施启动,未来整个大科学装置的功能和作用将有更大的发挥,为国家和东莞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市人大代表陈延伟

基础研究带动了产业发展。陈延伟告诉记者,散裂中子源的很多用户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本地的工业用户,“科技创新需要从源头创新上做工作,很高兴散裂中子源能为东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推进作用。”他表示,下一步散裂中子源将深度贯彻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战略方向,为更多东莞企业和工业用户提供研究平台,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也提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有足够吸引力的好的人才政策、可供人才充分发挥的平台、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是东莞努力的方向。“先进制造在东莞本身就有很好的基础,在科技创新引领下,东莞大力推动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积极布局大科学装置、重点研发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与东莞先进制造相辅相成。东莞,未来可期。”陈延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