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随着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单”也正式出炉。
近年来,市社科联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勤奋努力、建言献策,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实现“联”有活力、“研”有分量,在理论宣传、决策服务、学术研究、社科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市社科联被评为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联,市社科院被评为全国城市社科院先进单位。

理论武装推动决策落地落实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近年来,全市社科界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宣传,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研讨活动、座谈会、组织社科专家在《东莞日报》等媒体平台上发表学习心得文章……市社科联通过组织一系列理论阐释活动,推动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加深广大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凝聚思想共识,提供理论支撑。
此外,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上,市社科联还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制定并执行市社科联(院)意识形态工作规章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加强社科网站管理,严把内容审核关;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

咨政研究服务东莞高质量发展
研究服务决策,近年来,市社科联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精选题目,重点组织开展了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东莞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东莞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等系列专题研究。
在热点难点专题调研方面,组织撰写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东莞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促进路径等调研报告。据统计,2012年以来,市社科联已在省社科联《南方智库专报》刊发研究报告多篇,报送的《咨政内参》和专题研究报告也多次获得市领导批示。
《思考力——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东莞转型升级研究》《广东精神在东莞》《传承与创新——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以服务中心大局为己任,市社科联组织全市高校和社科机构,以学术研讨、承办专场活动、编辑出版著作等形式,共同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结论,从综合分析到对策建议,都体现出了亮点、特色和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社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市社科联也坚持组织开展社科普及工作,主动贴近群众,解决好群众疑惑,力争让社会科学普及并融入老百姓生活,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介绍,市社科联积极整合社会科学资源,优化社科普及环境,建成一批社科普及基地,现有省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4个(其中省级示范基地1个),市社科普及基地53个、市社科普及标兵基地12个。同时,以组织开展“社科基地体验游”、东莞“社科杯”征文演讲大赛、“莞邑社科沙龙”读书活动等,推动社科普及向纵深发展,提高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市社科联将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开展决策咨政、社会服务和学术科研工作,为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接受采访时,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肖乃勇如是表示。
相关链接
八大社科工程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是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哲学社会科学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市社科联将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力争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搭建一批工作平台、建设一批科普基地、打造一支社科队伍,为东莞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展现更大担当、贡献更多力量。其中,明确提出将重点建设八大社科工程,具体为:
1.推进理论学习、研究、阐释提质工程
2.推进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3.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工程
4.推进社科交流拓展工程
5.推进社科普及品牌工程
6.推进社科组织提升工程
7.推进社科人才聚育工程
8.实施社科战线党建“双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