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专刊|“疫”考中的东莞“迷彩力量”答卷

“最后一战,大朗加油。”

1月2日,大朗镇专武干事叶效容的朋友圈有更新,充满了对战胜疫情的信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1月5日0时,大朗镇最后一个封控区解封。“织城”解封,莞邑无恙。

回眸“疫”起奋战的时光,我们看到,“12·13”疫情处置东莞答卷中的迷彩身影,为一座千万人口级别城市的笃定和自信注入“迷彩力量”。

人民武装为人民,抗疫站排头。“12·13”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军分区动员部署全市专武干部、广大民兵,以临战的姿态冲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主动担当、奋勇作为,彰显了新时代东莞民兵的新形象、新作为。

用“迷彩力量”书写答卷

抗击疫情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争,如何在短时间内全面动员、组织、凝聚力量至关重要。在疫情出现蔓延的关键时刻,东莞各镇街武装部迅速反应,充分发挥专武干部和民兵数量多、分布广、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动员组织他们参与到疫情防控中,筑起疫情防控“迷彩防线”。

大朗胜,则全城胜。在大朗镇各村(社区)核酸检测点,身穿迷彩服的民兵和工作人员一起有序地对检测人员进行粤康码、葵花码检查、体温测量和现场秩序维持。仅在“12·13”疫情发生次日,大朗镇武装部就出动基干民兵248名,先后组织千余人次民兵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参与群防群控,把宣传教育、防疫消毒、入户排查等防控工作落实做细,树立了民兵不畏风险、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面对疫情大考,全市专武干部、广大民兵迅疾行动,用“迷彩力量”书写答卷。在疫情防控中,民兵力量在一线防控、突击排查、应急运输、宣传发动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印证了民兵力量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是一支可用、能用、好用的力量。如,大岭山镇武装部发挥民兵人数多、地熟、情况清等优势,动员民兵参与防疫宣传教育、核酸检测、人员排查、场所管控、交通疏导、防疫消毒、后勤支援等服务保障工作,真正发挥好民兵的“迷彩力量”,展现“兵”的形象。

擦亮民兵这张“身份证”

家门口的兵真正尽到了守护家乡之责。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我责无旁贷,理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以赴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李伟洪说。他是一名民兵,得知东坑镇武装部集结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后,立即报名参加,下班不休,坚守“疫”线。2021年12月27日起,东坑镇23名民兵积极响应号召,利用下班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有7至10名民兵在晚上6点到9点协同公安工作人员,开展路面巡查工作。

■东坑镇组织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巡查工作

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情况最危险,民兵就冲锋到哪里、战斗到哪里。人们不会忘记,遭遇6·18疫情,东莞民兵挺身而出,与新冠病毒争分夺秒般赛跑,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武装爱人民的使命和担当。

寒来暑往,人们更不会忘记,“12·13”疫情来袭,再战“德尔塔”,东莞民兵依旧抗疫站排头,守护共同家园,用坚守将东莞民兵这张“身份证”擦得更加闪亮。

防疫不放松,民兵仍在行动。1月15日,沙田民兵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商户间来回巡查,采取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识标语、口头宣传教育等形式提醒和劝导群众和商家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