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使用不当引起火灾,是社会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去年开始,石碣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目前已在全镇住宅小区、出租屋集中区域建立电动自行车便民充电柜点超1400个,进一步缓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
日前,记者走访了刘屋甲塘村小组,该区域出租屋林立,不少屋外都有电动自行车便民充电柜点,方便住户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每个柜点除了有充电设备,还安装了喷洒式灭火器,四周有不少防火灭火知识宣传板上墙。据了解,该村作为全镇“三合一”整治工作和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整治工作试点村,去年已经在全村各个出租屋集中区域安装了多个电动自行车便民充电柜点,居民室内充电现象极大减少,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充电柜点由村引进第三方公司建设和管理,有需要的居民可随时到这里充电,第三方公司收取一定费用。”石碣消防救援大队工程师郭梁告诉记者,相比起以往,电动自行车充电有了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最大程度遏制了由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引起的各种火灾事故。
“安装充电柜点值得点赞。”二手房东陈先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他表示,过去不少住户都会把电动自行车推回屋子里充电,十分危险,但不在室内,又能去哪里充电?“充电柜点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住户充电难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安全感。”
据了解,通过在刘屋村铺开试点工作后,目前石碣15个村(社区)都有序推进充电点的建设,全镇多个住宅小区、出租屋集中区域已建立电动自行车便民充电柜点超1400个。消防部门也定期对出租屋、“三小”场所进行巡查指导,要求屋主、二手房东等坚决落实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的监管职责,对租户租客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普及更多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工业作坊、出租屋外也划分了电动自行车停车点,将电动自行车“请”出室内,不在室内停放、充电,引导居民养成安全有序的电动自行车使用习惯,坚决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发生。